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銀香港的奠基人貝祖詒(上)

時間:2017-08-23 03:15:44來源:大公網

  貝祖詒,字淞孫,江蘇吳縣人,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生。貝家為吳縣商業世家,富甲一方,貝祖詒自幼受其家庭影響,對經濟商業事務興趣較多。

  投身中國銀行

  少年時代的貝祖詒,在鄉讀私塾,接受的是傳統教育。1903年,貝祖詒前往上海,入澄衷中學學習。1907年,自澄衷中學畢業後,考入家鄉蘇州東吳大學中學部,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1911年畢業後,又進入河北唐山路礦學堂學習了兩年。如此,貝祖詒接受了較為系統的現代教育,為他以後的職業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13年,貝祖詒重回上海,擔任漢冶萍煤鐵公司駐上海辦事處的會計。1914年3月,貝祖詒進入中國銀行北京總行擔任司帳,由於他勤於職守,努力鑽研業務,很快即成為一名業務中堅。1915年,貝祖詒調入中國銀行廣東分行,先後任代理會計主任、總會計師兼營業部主任。為適應工作需要,更好地與當地人打交道,貝祖詒到了廣東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即學會一口流利的粵語。

  1917年9月24日,中國銀行在香港設立分號。1918年,貝祖詒前往香港負責相關工作。1919年2月,香港分號改為分行,貝祖詒擔任經理直至1927年,成為中銀香港的主要奠基人。他在香港分行經理任上,最大的成績在於擴充國外匯兌業務。當時,美國的紐約、芝加哥、舊金山、檀香山,美洲的加拿大、墨西哥,東南亞的新加坡、暹羅(泰國)、菲律賓、安南(越南)等地,每年都有大批華僑的收入需要匯回內地。為了爭取這一部分客源,香港分行積極改善服務,改革取款匯兌的手續和方法。同時,針對不少僑胞文化水平低的情況,同意凡屬不能簽字者,准其畫「十」字為證;凡僑胞不願攜帶現金回鄉者,可代為委託批局轉解。上述舉措效果顯著,更多的僑匯通過中國銀行香港分行轉匯內地。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像一塊巨大的海綿,吸收了大量外匯資金,獲利豐厚,成績顯著,成為當時僑匯轉匯內地的樞紐行。1924年3月,貝祖詒因「經營有方,擴充國外匯兌增利不淺」,受到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的表彰,並「從優加薪」。

  支持國民革命事業

  貝祖詒在廣東和香港任職期間,正值孫中山南下護法,組織南方革命政府,與北洋軍閥相抗衡。貝祖詒密切注意局勢發展,提出相應對策,並與孫中山南方政府中的財政要員宋子文等保持着較好的私誼。

  1923年2月,孫中山領導的軍隊擊敗陳炯明的部隊,孫中山重回廣州,建立陸海軍大元帥府,繼續革命事業。同年12月20日,孫中山下手令給中國銀行廣州支行,將廣東鹽務稽核分所前存稅款11萬元交給分所所長宋子文,並由陳友仁出面向會計主任索款。廣州支行從中行一貫的財務制度出發,拒絕提付。雙方關係惡化,大元帥府一度下令通緝廣州支行行長。直到1924年8月1日,孫中山任命宋子文為廣東中央銀行行長。中國銀行派福建中行副行長舒石文和總管理處張宗英出面,向宋子文等進行疏通,雙方關係才得以緩和。

  宋子文擔任廣東中央銀行行長後,廣州市面金融混亂,中央銀行因缺乏準備金而濫發的紙幣毫無信用,造成兌現竭蹶、通貨膨脹、羅掘俱窮的現象。宋子文為扭轉這種不利局面,提高廣州中央銀行紙幣的信用,曾諮請廣東省政府出示布告:「凡一切交易款項出入,對於廣州中央銀行紙幣應一律通用,並隨時持向該行及兌換所兌換,現已設兌換所兩處,並委託八家銀號為代兌機關。」

  為了籌備充足的現金,防止出現無法兌現的情況,宋子文派人至香港,向貝祖詒拆借部分現金。貝祖詒不敢擅自做主,秘密電告身在北京的中國銀行副總裁張嘉璈請示。張嘉璈密囑貝祖詒前往廣州,與宋子文面談,幫助廣州中央銀行整理紙幣,並藉此機會聯絡感情。

  貝祖詒與宋子文見面後,宋子文向貝祖詒提出借款200萬元,貝祖詒答覆說:「二百萬元不是個小數字,我做不了主。這樣,我先借給你五十萬元先用,待請示總行張副總裁嘉璈同意後,再續借。」宋子文見貝祖詒是個爽快人,彼此有較好的印象,雙方很快便由業務關係轉為朋友關係,貝也因此而在以後成為宋的親信幹才之一。廣州中央銀行得到這筆現金後,作為準備金,用以整理金融,其發行的紙幣才逐漸得以流通。1926年7月,當國民革命軍正式出兵北伐時,廣東中央銀行行長宋子文電令出發各部隊:「我軍達到各地,當加意維持中國銀行」,表示了對中國銀行的支持。

  1927年4月,國民政府在南京建立,初時,所轄地域有限,經濟來源不多,籌備各項用款頗為困難。蔣介石恣意向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借款,而上海分行經理宋漢章是個職業經理人,一切照章辦事,與蔣產生了矛盾與衝突。中行總經理張嘉璈認為:「宋經理對於總司令部軍需處借款事,既按銀行向例作風應付,引起雙方不快。誠恐此後應付新政府人物,難免不再發生類似情事。我頗有調香港分行經理貝祖詒任滬行副經理,協助宋氏之意。會宋經理忽患神經衰弱重疾,亟需靜養,自尊任常務董事,因調貝祖詒繼任。」1927年7月,貝祖詒調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經理,並在此崗位上坐了十八年。

  貝祖詒上任後,與南京國民政府保持了和諧的關係。自1927年4月至1928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共發行國庫券與公債13600萬元,均由銀行界先行墊款,然後再發售,其中以中行上海分行所佔比例最大。

  宋子文出任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後,以中央銀行作為國家最高金融機關,而將中國銀行改組為「政府特許之國際匯兌銀行」,並將中行總部從北平遷往上海。1928年11月17日,中國銀行第十一屆股東會在上海召開,600多名股東到會,會議選出商股董事12人,貝祖詒首次成為董事。會後,貝祖詒出任中國銀行總行業務部主任,同時兼上海分行經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