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資金流向反映鍾情債券/李耀華

時間:2017-08-12 03:15:38來源:大公網

  朝鮮局勢日趨緊張,全球股市在過去三天一直下跌,美國股市在周四更大跌了204點,拖累亞太區和歐洲股市急跌,本港恒生指數收市時亦急跌了560點。投資者擔心,美國和朝鮮將會爆發戰爭,令避險情緒急劇升溫,資金大量流入避難所。

  事實上,雖然全球股市屢創新高,但投資者的避險情緒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至今一直高漲,這從今年截至七月底,有多達2143億美元流入全球主要債市便可見端倪。

  一直以來,債券的風險較低,所以回報率普遍亦比股票低,不過,對於經歷過金融海嘯的投資者來說,由於曾在股市上損手爛腳,對風險比較厭惡,所以近年都傾向選擇債券,而非股票。這解釋到為何全球最安全的資產美國債券,孳息水平一直低企於2厘多左右,而其他地區,例如歐洲和日本,債券孳息水平亦一直低於一厘附近的水平。

  不過,在金融海嘯後,全球股市亦跟隨債市受到追捧,單以美國股市為例,在上周便有史以來首次升破22000點大關,比起金融海嘯低位6443點大升了接近2.3倍,而摩根士丹利全球指數、摩根士丹利亞太區指數,亦紛紛回到金融海嘯以前的高位,這是否意味着全球投資者已忘記了海嘯的教訓,並已重新積極入市?

  這看來又並非這回事,因為全球股市大升主要是受到熱錢的追捧,而熱錢的主要來源是多家央行在海嘯後為了刺激經濟而實行大印銀紙的措施。銀行在獲得資金後,因恐防壞帳再度增加而不願加強借貸,寧願把資金買入股票,因此而令股市不斷急升。

  但股市的升勢其實並不全面,以美股為例,升勢主要是由FAAMG(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和Alphabet的Google)所造成,這些股票在今個牛市中貢獻了標普500指數四成一漲幅,納指五成半的漲幅。其他股份的表現即未見特別強勁。

  又正如在本港上市的騰訊、長實、滙控,其升幅一直領先其他股份,亦是港股今個大牛市的主要動力。騰訊和滙控在恒生指數市值的權重,分別為一成一和一成,可以講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另外,再從資金流向來看,便會發現,投資者所鍾情的始終仍是債券。單看今年以來,美國股票基金已變為淨流出、歐洲股票基金則錄得淨流入320億美元、新興市場股市今年以來吸金285億美元,三者合計起來,都難以與全球債市今年所錄得的2143億美元淨流入所匹敵,可見資金仍然鍾情於債市,對股市仍然相當保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