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美若發動貿易戰將自食惡果\盧麒元

時間:2017-08-11 03:15:41來源:大公網

  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上月下旬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與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商務部長羅斯共同主持。汪洋指出,儘管對話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中美進行對話而非發生衝突很重要。可惜,會後雙方並未發布聯合聲明稿或行動計劃。部分投資者解讀此結果為負面信息,押注特朗普或以國家安全為由課徵關稅或限制配額。

  消息提振了鋼鐵股,特朗普回答記者提問時亦稱,很可能對進口鋼鐵課徵關稅,使中美貿易前景蒙上一層陰影。中國已經作出了讓步,但讓步並非沒有底線。

  解決貿易失衡的鑰匙

  中美貿易不平衡由來已久。總量上,中國對美商品貿易存在長期的貿易順差。從中方來看,雖然對美貿易順差長期佔中國貿易順差總額的比重呈現出較大波動,但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截至2015年末,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約為2600億美元,佔中國總體貿易順差的43.36%。對美國而言,根據美國商務部2017年2月7日公布的貿易統計數據(通關),2016年美國在商品貿易中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3470億美元,佔整體商品貿易逆差7343億美元的47%。

  中美貿易失衡,責任不在中方。美國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起,主動開啟了全球化進程,低端製造業向外轉移,貿易赤字反覆增加。美國即便不從中國進口,也必須從其他國家進口低端工業品。中國在較短的時間完成了比較系統的工業化,成為規模宏大的世界工廠,向全球提供低端工業品。貿易不平衡,對中美雙方而言,都很難簡單做是非判斷。辯證地看,各方利弊參半。其實,中國也並不需要特別追求貿易順差。

  解決中美貿易失衡的鑰匙在美方。一般而言,解決貿易失衡,有三種可能的選擇方案。第一種,是上策,就是美國盡快實現再工業化。事實上,特朗普政府明白此中道理,美國正在積極進行稅政改革,壓縮社會成本和資本利得,以期開啟再工業化進程。但是,這個過程比較艱難和漫長。第二種,是中策,通過談判增加中國商品採購以降低貿易赤字。中美會談以及「百日計劃」後,中國貿易逆差已經出現緩解的跡象。汪洋副總理的出訪,也是為更好地協同解決中美貿易失衡問題。第三種,是下策,就是展開全面的中美貿易戰。事實上,特朗普上台後,已經一再以貿易戰相威脅,並且在某些領域已經作出了不友善的舉措。美方單方挑起貿易戰,或許可以獲得美國民意的支持。在某些領域,也可以獲得短期利益。但是,美國也很清楚,美國無法在短期內完成中國商品替代,那意味着可能爆發難以想像的通貨膨脹。

  在三種選擇方案中,美國有選擇權,中國也有選擇權。

  然而,令人憂慮的是,美國執政者的思考重點似乎不是貿易平衡。已經習慣於戰爭思維的美國人,着眼點似乎更側重於金融戰。從美國的財政金融布局看,美國人似乎更希望通過金融戰重建全球經濟結構。或者,從陰謀論的角度觀察,美國更希望通過癱瘓中國經濟,以首先解決迫在眉睫的美元信用危機。

  美重蹈大英帝國覆轍?

  強大的中國製造業,足以支撐一個挑戰美元信用的主權貨幣。如果美國不採取極端方式阻止,十年之內人民幣或將成為貨真價實的國際貨幣,美國將不可避免地重蹈大英帝國的沒落之路。曾經以金融手段連續重創日本和蘇聯的美國人,仍然試圖再一次使用強大的金融武器阻止競爭對手的崛起。

  所謂的貿易戰,不過是金融戰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是真正局限於貿易的博弈。美國人盯死的,不是中國低端製造業,而是資產泡沫,以及建立在資產泡沫上的債務鏈條,特別是人民幣匯率。美國加息、稅改、縮表,這些連續的動作,意圖非常明確,虹吸全球流動性,以引爆不良債務。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突破。蘇聯解體的教訓十分深刻,金融戰的前哨戰就是意識形態爭奪戰。蘇聯就是政府信用崩潰而導致解體的。人、財、物滾滾西去,留下幾代人無法還清的債務。蘇聯不好彩,在退潮中,讓所有人發現竟然是龐氏騙局的造局者。於是,連它的軍隊都拋棄了它,人民再也不相信任何政治人物了。最終,失序的經濟只能崩潰,失序的政治必然導致國家解體。

  只要政府有信,就有民心可用。信用,說到底是全部資本乘以流通速度,全社會將所有資本投入生產活,會產生永不枯竭的信用。一個好消息,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建立了,已經開始扼制資本的工作。雖然還不能完全控制教育、學術、傳媒,但老百姓已經開始警覺各類經濟騙子,大多數經濟騙子已經開始從公眾視野消失。雖然,還不能完全改組經濟部門和金融機構,但老百姓已經意識到超級地租和金融投機的危害,那些超級巨星般的投機大鱷們正在迅速潛水開溜。

  其實,危機是未預之險。有了準備,危險何嘗不是轉機。設想,如果中國也開始加息、稅改、縮表,美國會怎樣呢?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