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向港府呈大灣區發展建議書

時間:2017-08-07 18:28:23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8月8日訊(記者林靜文)近日,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向特區政府呈遞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議書」,建議香港從航運貿易、金融科技、旅遊和教育醫療等四個方面,推動與大灣區城市群的互聯互通,令香港能借助大灣區建設實現新一輪發展。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交銀國際董事長譚岳衡表示,港府參與和引導大灣區建設具重要意義,有助香港鞏固獨特優勢、推動粵港澳「9+2」成為全球領先的灣區城市群。

  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組織中資機構對香港與灣區城市群重點領域的合作進行探討,將促進香港業界對如何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深度研究,為特區政府施政提供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協會永遠名譽會長、中銀保誠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謝湧海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有良好經濟社會基礎,但比照東京、紐約、舊金山發達灣區仍存在較大差距,強調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要灣區城市群的通力協作,更需要香港的帶動和創新,重點需在支柱產業層面打通「微循環」。

  該協會認為,香港如真正融入大灣區建設,將成為全國經濟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引擎,故建議在以下四個方面着力。在航運貿易方面,該協會認為可爭取海外船舶在港註冊即享受大灣區收費優惠;加強航運海事人才的專業化教育和培訓;鼓勵航運智慧化管理和環保監管的技術研發;與東盟等國簽署和擴大更多自由貿易檔;提升海關和邊境管理效率;鼓勵本港電商平台在大灣區和內地銷售;加強為高價值商品提供供應鏈管理物流服務;鼓勵提高港珠澳大橋貨物和人流的通關量;降低兩岸三地專業人才流動壁壘;引導電信運營商下調粵港澳三地漫遊資費等。

  金融科技方面,可加強大灣區仲裁機構合作;爭取亞投行財資中心落戶香港;鼓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在前海設立A股股票衍生產品的交易機構;制定國際互聯網金融服務標準並在香港試點;設立大灣區高科技、創新企業專屬融資平台。至於旅遊方面,協會認為能推動一地兩檢、汽車共用、車輛牌照簽證制度,推廣環大灣區的旅遊產品;給予旅遊業營商和稅務優惠,引入海外及內地酒店品牌,研究第三主題公園,吸引更多外地選手的馬拉松比賽等。

  最後,是在教育醫療的互聯互通。該協會指出,可推動大灣區醫療機構病例互通,接受香港醫療券就診;鼓勵民間資本在大灣區設立養老機構,為香港長者跨境養老提供便利;增強大灣區教育機構之間的聯繫,共同組織學生交流合作項目;鼓勵大灣區的重點高校在灣區內開設分校,增加收納大灣區學生就讀人數,安排短期學業交流。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