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元兌美元偏軟主要因為本港銀行在近年並未有跟隨美國加息,令港美息差擴大
港元兌美元連日下跌,在昨日更曾跌至7.8195,再創一年半以來最弱水平。隨着本港銀行體系資金仍然充裕,銀行在短期內將難以加息,港元兌美元在今年內的弱勢將會持續,但至於港匯會否歷史性首次跌破7.85的弱方兌換保證而令金管局出手干預匯市,現在憂慮仍是言之過早。
港元雖然與美元掛鈎,但在美元兌各種貨幣全線偏弱的情況下,港元兌美元仍然錄得0.8%的跌幅,主要原因是美國自從2015年12月開始加息後,本港與美國的息差持續擴闊,誘使買美元沽港元的套息活動持續增加。港匯在昨日最低便曾見7.8195的水平,創一年半低位。
由於本港銀行目前的結餘仍然高達2600億港元,港美息差雖然擴闊,但目前只有約0.8厘的水平,距離加息門檻的2.5厘還很遠,所以銀行並無必要在短期內加息,看來港匯將相繼跌破7.82和7.83的關口。
金管局捍衛港元仍尚早
然而,港元兌美元是否會跌破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最終要金融管理局出手買入港元而沽出美元?這個可能性看來卻不大。
首先,港元雖然持續偏弱,但是本港目前並未出現大規模走資的危機,拆息持續回落(一個月期本港銀行同業拆息在一個月內已回落了逾7%);再加上本港股市火紅,最近吸引到大量內地資金流入,足可抵銷最近外資在本港股市獲利回吐的影響。
兌亞洲貨幣本周續回升
第二,港元兌美元偏軟主要因為本港銀行在近年並未有跟隨美國加息,令港美息差擴大,但是,觀乎美國最近公布的數據,包括製造業指數、私人機構招聘職位,以至通脹數據等,都不符理想,美國聯儲局在今年內再度加息的機會已經減少(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十二月份加息的機會已跌至只有三成八,遠低於七月初的五成一),美國今年可能最終只能加息兩次,令港美息差不會進一步擴大,美元兌港元亦未必有力進一步破關。
美元兌亞洲貨幣在本周已持續回升,昨日兌韓圜、日圓、新加坡元、人民幣、印尼盾等都有所回升,而且,美元兌韓圜在過去五天以來,更已顯著反彈了0.9%,兌新加坡元和馬來西亞貨幣在過去五天亦由跌轉升。分析相信,美元弱勢已太久,兌多種貨幣,特別是歐元,和加拿大元、澳元、紐元等商品貨幣更嚴重超賣,假如地緣政治局勢再度惡化,美元將會再度成為資金避難所,屆時美元兌主要貨幣將會出現大反撲。
美元缺乏大幅反彈條件
不過,這並不就說美元可以重現年初的強勢。主因是美元年初大升是市場憧憬總統特朗普的減稅和擴基建開支計劃可令美國經濟加速增長,但如今特朗普政府正被醜聞纏身,市場更日益相信他的減稅方案等勢難在國會上通過,令美元缺乏大幅反彈的條件,預料美元雖然會在第四季反彈,但是,升勢將難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