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ESG披露助企業降低被狙擊風險

時間:2017-08-01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圖:BDO董事兼風險諮詢服務總監鄭文漢(左)及審計部董事總經理陳錦榮 大公報記者王嘉傑攝

  【大公報訊】記者王嘉傑報道:港交所(00388)自去年起規定上市公司每年須刊印《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ESG),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BDO)就檢閱了300家主板上市公司於2016財政年度作出的環境、社會及管治披露,其中大部分公司都超越相關披露之最低要求。立信德豪審計部董事總經理陳錦榮指,ESG報告反映公司內部控制、管治及監管要求等,完善的報告絕對可以降低被沽空機構狙擊風險。

  碳排放員工健康披露有不足

  根據調查顯示,77%企業於2016財政年度首次編製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當中超過60%有公布一般披露基本要求以外的社會數據。當中公用事業行業表現最出色,評分最高,原材料及資訊科技行業則評分最低。BDO董事兼風險諮詢服務總監鄭文漢表示,由於公用事業如發電廠本身行業就要為對環境影響進行評估,故在披露上做得足夠。

  不過,上市公司在ESG披露內容上仍有不足,包括企業的碳排放量、人力資源健康及安全措施,以及貪污情況。當中僅30%上市公司有披露其溫室氣體排放減少數量或因相關措施達至的成本節約資料;僅27%有披露職業健康及安全的社會數據;以及僅56%有披露其貪污案件因此,香港上市公司必須進一步改善有關報告欠缺透明度的問題,以符合國際預期。鄭文漢強調,完善的ESG報告,令提高企業形象及持份者的信心。

  至於如何改善內容,BDO建議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環境、社會及管治框架及進行重要議題評估,並確定報告合規及取得獨立驗證,以提高報告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公司亦應緊貼現行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及規例更新,以確定其報告的合規缺點並有紀律地跟從最新守則作環境、社會及管治披露。

  此外,公司應優先制定一個具系統性方法監察及分析節約成本措施,如減少資源使用的狀況及成效、改善持份者關係,並於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內有效傳遞有關信息。

  是次抽取樣本公司中,20%為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或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成份股,80%為非指數股份。大、中及小型企業佔比為32%、38%及30%。61%為內地、香港及澳門公司,其餘39%為環球企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