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公司早前表示,預計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將於2018年第三季通車。這一籌備多年的工程,印證了香港與國家的發展邁進新里程,香港終於有連接國家高鐵發展的鐵路了。不過,有部分人則對最近出爐的「一地兩檢」方案提出爭論。
根據特區政府公布的方案,未來將把西九龍高鐵總站約四分之一面積的樓層租予內地,劃為「內地口岸區」,當中包括部分出入境樓層及月台層,而列車車廂內亦與上述列明的「內地口岸區」一樣,設為內地司法管轄區,按照內地法律行使出入境、海關、檢疫等執法權,包括刑事執法權。至於鐵路的營運安全、勞工保險等六項民商範疇,則會按照香港民事法例執行。這方案是完全合乎《基本法》規定的,而且更有效保障「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基本原則。
根據《基本法》第七條,香港土地本來就是屬於國家所有,只是根據「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要求,這些土地和自然資源由特區政府負責管理、使用等等。再者,「一地兩檢」其實也並非無例可循。試問,深圳灣口岸、連接英國和法國的「歐洲之星」,以及連貫美加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不就是例子嗎?
參考國家已建成及外國的例子,高鐵具有便利、準時、環保及較不受天氣影響等特點,同時亦可紓緩民航的需求和壓力。倘若實行「兩地兩檢」,則令高鐵的效益大打折扣,先是達不到「便利」乘客的效果,亦等於不能與內地的高鐵網絡完整地連接起來,實有違興建高鐵的初衷。
但是,如果這條鐵路能連接到內地高鐵網絡,市民乘搭高鐵便可直達全國10多個城市。由西九出發至廣州南站,只需48分鐘,較直通車快52分鐘;往上海和北京也分別只需約七小時及八小時的時間。這不但對本港旅遊業帶來正面的幫助,更可帶動「高鐵團」的出行,吸引更多內地或外地旅客,選擇香港成為其旅程中的一站。在國家「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等重要政策和倡導之下,加入國家的高鐵網絡,更能避免香港被邊緣化,實是有百利而無一害,是不可錯失的機會。
須知名為「發展」的快車不會為香港停留等待,在國家正在高速發展之際,接軌祖國、把握機遇、謀求發展,才是能使香港長遠發展,令「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原則走上更長、更遠的道路。
談法律未必人人皆懂,但期望港人能以務實、理性且現實的態度,看待「一地兩檢」方案。內地部分城市的發展已在短短五年間追近本港,更有一些評論指,上海五年後超過香港亦不足為奇。香港近年的發展的確較周邊地方來得緩慢,若再讓這趟連接國家發展快車的機會溜走,後果或不堪設想。
百仁基金常務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