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國務院本月初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明確2017年年底前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市場憧憬內地保費收入上升,內險股漸漸受到市場注視。事實上,隨着傳統保險公司保費增長加快,後市可以看高一線,大行紛紛唱好內險股。
交銀國際表示,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保險替代率迅速下降,基本養老保險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養老需求,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空間巨大。該行認為,由於繳納個稅人口規模佔比低,遞延額度只對中低收入群體有吸引力,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短期內對於保費收入貢獻有限,但隨着商業養老保險體系的完善,預計未來市場參與度有望提升。
該行續稱,《意見》的政策導向有利於加快促進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這也是在基本養老保險功能削弱背景下的必然選擇,同時為壽險公司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該行維持壽險業領先評級,而目前新華保險(01336)和中國人壽H股(02628)17年P/EV分別為0.76和0.83倍,維持新華保險和中國人壽的長線買入評級。
工銀國際亦稱,個稅延遞型產品將為行業長遠的增長催化劑,再次強調了長期看好保險行業的觀點。該行指,當措施全面落實並反映於保費收入時,料整個行業估值將增加23%。該行認為,新華保險受惠最多。
建銀國際指出,保險行業基本面持續改善,將支持2017至2018年新增業務價值同比快速增長20%以上,改善是由產品組合向高利潤代理業務的積極改變帶來的。該行續稱,收益率曲線上揚對保險公司投資表現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