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四點意見」助港跨入新時代\陳光南

時間:2017-07-04 03:15:45來源:大公網

  習近平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暨行政長官宣誓就職的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談話,指出香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制度還需完善,對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傳有待加強,社會在一些重大政治法律問題上還缺乏共識,經濟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傳統優勢相對減弱,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住房等民生問題比較突出」。解決這些問題,滿足香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繼續推動香港各項事業向前發展,歸根到底是要堅守方向、踩實步伐,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習主席講完了四個領域的不足,接着談到把握四個「始終」的意見:更好落實「一國兩制」,擺正兩者關係;恪守憲法、基本法;聚焦發展;維護和諧穩定。

  這標誌着,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有了新的路子,進入一個新時代,將會補足短板,完善機制,更加深入落實憲法、基本法,把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維護香港的社會制度不變、保持經濟繁榮穩定統一起來。

  對四個「不足」對症下藥

  未來實踐「一國兩制」,充滿了辯證法。一分為二,並不是兩者平起平坐,不分主次,一定要從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中走出來,推動矛盾得到解決。「一國」和「兩制」,並不是不分高低,不分主次,「一國」是主體,是「兩制」存在的重要基礎。香港所有「兩制」的權力和安排,都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以,憲法是實行「一國兩制」的法律來源,理解基本法時,必須要理解基本法來源於憲法。如果「兩制」的運作是削弱和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企圖把香港變成顛覆社會主義政權的政治基地,那就是既觸犯了憲法,也是違反基本法。今後,一定要彌補過去落實基本法和發揮「一國兩制」優勢不足的短板,採取綜合施策的辦法予以改善,「一國兩制」的成就將會更加輝煌。

  香港回歸以來,歷經風風雨雨,其實是和國際形勢的急劇變化分不開。一九九七年後的兩次金融風暴和海嘯,起因都在美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出現,也衝擊着全球經濟和就業情況,當然也包括香港。香港在創新科技領域競爭力減弱,追不上鄰近地區,也和國際形勢發展有關。

  香港的「佔中」事件,呈現出「顏色革命」的鋒芒,香港某些反對派人物很大程度捲入所謂「民運分子」挑起的事端,與「台獨」和「港獨」互相支援,衝擊國家的主權和統一。他們還挑戰香港與內地之間的基建項目和經濟合作,很明顯,他們的目標就是要破壞「一國兩制」。

  風從哪裏來?如果不能認識「一國兩制」的規律,不能認識國際形勢對香港的衝擊和影響,那就是麻木的,也不可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一定要有全局的觀念,抓住主要矛盾,才可能把「一國兩制」的事業推向前。

  唯物辯證法就是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並且按照科學規律解決矛盾和問題。香港實踐「一國兩制」,在四個領域出現「不足」,現在中央提了出來,就可以有根據、有理論地對症下藥。

  香港所遇到的四個領域的「不足」問題,有一個發展過程。因此,我們對其也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

  我們要學習習主席的講話,將其作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的指南針和思想武器,更要重視習主席講話所包含的唯物辯證思想方法,認識香港存在的問題,作為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既看到全局,又看到局部的問題,既看到主流,也要抓住支流;既要看到共性,更要看到個性;既要看到外因,也要看到內因。只要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看到國家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力量源泉和強大後盾,我們就會心明眼亮,信心十足,有效地解決四個領域的「不足」。

  用發展眼光認識「一國兩制」

  在全球信息化、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涉港問題和各種矛盾,難免不是伴隨着國際形勢和外國勢力的干涉而產生。二十年前沒有出現「美國重返亞洲」的部署,現在出現了。二十年前資本主義世界沒有出現金融海嘯和民主運作新危機,沒有出現民粹主義的政黨和政客,今天出現了。過去沒有出現個別政客可以綁架整個西方國家的利益進行冒險,而現在出現了。

  一九八二年中英談判以來,中國綜合國力已經大幅上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中國的創新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香港一九八二年的生產總值佔了國家的百分之五十,到了最近已經下跌到百分之二點五,整個世界的力量對比已經起着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香港融入國家的經濟體系,抓住國家發展的黃金機會,勢所必然。我們應用發展的眼光,而絕對不能用「刻舟求劍」的方式來認識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所出現的問題。

  我們深信,習主席的講話一定鼓舞着香港各界同胞,未來在實踐「一國兩制」這樣開創性的事業時,定會更重視找尋規律,結合新形勢,將「一國兩制」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