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招商局港口2012年增持斯里蘭卡CICT股權至85%
自2008年開始,招商局港口開始實施海外戰略,先後收購和投資尼日利亞、斯里蘭卡和吉布提等多個港口項目。作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招商局港口董事總經理白景濤說,未來會穩步推進海外港口發展,重點在東南亞、南亞、中東歐、東西非和拉丁美洲等地區布局。
招商局港口早前提出「鞏固亞洲、完善非洲、拓展歐洲、突破美洲」的發展方向。去年,海外碼頭業務佔公司集裝箱吞吐總量的比重達17.7%,成為業務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白景濤直言,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公司的海外投資提供更多機會,未來將在符合盈利要求的大前提下,捕捉商機,布局沿線市場。
目前,招商局港口海外投資港口遍布尼日利亞、斯里蘭卡、多哥、土耳其、吉布提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今年首五個月,兩個海外綠地項目斯里蘭卡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CICT)和西非多哥洛美集裝箱碼頭(LCT)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增長20.8%和45.2%。
在發展「一帶一路」沿線港口項目上,招商局港口擁有全球布局的網絡優勢,未來將以大數據為依託,打造「一帶一路」沿線的絲綢驛站;依託沿線交通樞紐,打造跨境貿易一體化的綜合服務平台。同時,實現對運輸、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等多個環節的整合,促進中國商品在「一帶一路」國家間高效流通,從而提高港口在自貿區經濟發展中的集聚和輻射效應。白景濤認為,上述種種優勢,不但能對沖港口的投資風險,也能為公司創造中長期的收益,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值得一提的是,總結蛇口工業區30多年來的發展模式和經營,招商局集團已經形成了「前港—中區—後城」(PPC)的一體化戰略布局。白景濤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國家目前的狀況與當年蛇口類似,冀結合相關經驗將PPC模式在海外進行探索及開發。PPC模式以港口作為龍頭和切入點,以臨港產業園區作為主要載體,通過產業發展帶動城市建設,推動港口服務向港口價值鏈兩端延伸,構建以港口業務為核心的綜合港口生態圈。吉布提是PPC模式應用首個落地的國家,白景濤透露,公司正積極探索和推進多哥、坦桑尼亞、斯里蘭卡等多個項目,爭取在「一帶一路」沿線項目推廣PPC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