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上海清算交易所昨日發布《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登寄託管、清算結算業務實施細則》,明確債券通以券款對付方式辦理債券過戶和資金支付。這意味着境外投資者通過債券通進行債券交易,必須需要「一手交券一手交錢」。市場人士認為債券與資金同時交割將大大降低債券通的交易風險。
細則指出,在付券方債券足額的情況下,上海清算所鎖定相關債券,待付款方資金劃付完成,進行債券的過戶。交易的結算處理一旦完成不可撤銷。市場人士評論,券款對付有利於促進債券市場交易的公平。
在市場上,由於參與機構的額規模和實力有差異,會帶來話語權的不同。券款對付可以防止弱勢一方被動接受對其不利的結算方式。
細則要求境外投資者應保證有足額的債券和資金用於結算,在全額清算、逐筆結算方式下,因結算一方資金或債券不足導致結算失敗,責任方承擔交易對手違約責任。根據細則,上海清算所與香港金融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簡稱CMU)通過基礎設施連接為境外投資者提供託管、清算和結算服務。上海清算所為總登寄託管機構,香港金管局CMU為次級託管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