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台獨」的「時代力量」台灣「立委」黃國昌牽頭成立「台灣國會關注香港民主連線」(「台港連線」),香港多名立法會議員,包括「自決派」朱凱、香港眾志羅冠聰及人民力量陳志全,連同黃之鋒及周永康等應邀出席。這批所謂「香港代表」卻與黃國昌互相擁抱。他們還振振有辭稱,是為民主而走在一起,進行交流。「台港連線」打出民主、本土、言論自由之名,實為推銷「港獨」。
早前巴拿馬政府以迅雷之勢與台灣「斷交」,當天即與中國大陸建交,令蔡當局完全沒有還手之力。這不僅是半年裏台灣方面丟掉的第二個「邦交國」,也是近年失去的最重要的「友邦」。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友邦」一個個棄台而去,台灣將在經貿等領域自我孤立和自我邊緣化。「台巴斷交」事件再次讓民進黨見識到「九二共識」的分量,見識到中國大陸的實力。
兩岸實力對比早已今非昔比,過去台灣還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與大陸爭奪「邦交國」,現在隨大陸崛起,台灣已經全然不是對手。台灣當局已經無力抗衡,只能轉而選擇拉攏一些不同地區的「反華」盟友,「借力制華」。跑去台灣「結盟」的香港青年政客,欲借台灣勢力插手香港事務,正好提供機會給台灣政客利用。這批「香港代表」在此時此刻作出如此無知的行為,自甘墮落,實有三方面的因由。
首先,他們在近年借主張爭取「本土」利益為名,博取了知名度。黃之鋒、周永康更推動違法「佔中」運動。在運動期間,他們被一些媒體吹奉為「政治明星」,令他們過於自滿,養成了不知分寸的性格。
其次,近年在香港,似乎愈「反華仇中」,就愈威愈出位,知名度愈高。難怪有少部分年輕人甘於被外部勢力利用,淪為外部勢力的「馬前卒」,破壞香港的秩序。
再者,不學歷史,未能吸取引外力招禍的教訓。明末吳三桂開關引清兵入中原,清兵以「為明復仇」為口號。但實情是,清軍長驅直入,佔據中原,演變為明清更替的政局,實非吳三桂初時所能預料。再看汪精衛賣國投日前,日本政府以「和平」為口號,令他誤以為只要投降,便可建立一個與日本政府和平共處的政權。可見,外力入侵,往往是打着某些「偉大」的理念(如民主、人權等),以掩飾其不可告人的政治圖謀。
今天中國國力強盛,在政治、外交、經濟等各方面都不容外力有侵擾的空間。兩岸關係緊張,這些香港青年政客甘於被利用,日後受到港人譴責,實咎由自取。其實,在一個中國、國土不容分裂的大前提之下,所謂民主、本土、言論自由都不是無限大,不是沒有底線。但凡觸及分裂國家、搞「獨立」的言行,均違反基本法,必須受到法律制裁。
香港中史教師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