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通俄」:特朗普之殤/施君玉

時間:2017-05-19 03:15:49來源:大公網

  從贏得大選之日起,特朗普就被指「通俄」。正是由於俄幕後操控,特朗普才得以入主白宮。上任四個多月來,「通俄門」事件持續發酵,如「幽靈」般伴其左右,剪不斷理還亂。特朗普日前在參加一場公開活動時曾抱怨,沒有哪個歷史政治人物比他更糟糕。但願此言別一語成讖。

  鑒於美俄特殊的敵對關係,「通俄」在美堪比「叛國」,是無法被理解和原諒的彌天大罪。為了洗刷這一罪名,特朗普可謂用盡了渾身解數,但到頭來非但未能澄清真相,反又惹上一身「膻」,更加令各界加深了對其懷疑。「通俄」像一個揮之不去的標籤,牢牢地釘在特朗普身上。

  由於美大選背後隱約浮現俄「黑手」,特朗普當選總給人一種名不正言不順的感覺。為了給自己「正名」,特朗普上任後在處理美俄關係上一直小心翼翼,桀驁不馴性情大為收斂,儼然成了亦步亦趨的溫順羔羊。傳說中的特普友誼沒有建立起來,預料中的改善對俄關係亦未實現。即便如此,特朗普仍未能避過對手的攻擊,其所有涉俄言行都成為對手攻擊的「槍彈」。

  上個月,特朗普突然下令空襲敘利亞,對敘兩機場連發五十九枚戰斧導彈。這些導彈原本就是扔給其政治對手的,想通過對俄開刀自證不「親俄」。孰料此舉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特朗普被指欲蓋彌彰,不但得罪了普京,還在「通俄門」風波中引發更大質疑。更難令人理解的是,連與俄外長拉夫羅夫會見這樣的外交活動,也有人抓「辮子」,指責特朗普向俄泄露了「絕密情報」,可能危及盟友潛伏在ISIS內線人的生命安全。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遠在大洋彼岸的普京伸出援手,不惜以公布錄音為其證「清白」。

  特朗普身負「通俄」的「原罪」,磕磕絆絆一路走來,走得確實辛苦。其團隊多名要員去職,有的是身上有「屎」,被懷疑與俄有染被迫去職,有的是不肯聽命於總統、執意徹查「通俄門」被炒。儘管如此,特朗普仍然未能控制住局勢,局長科米因查「通俄」被炒後,FBI旋即聲明誓將案件追查到底,一定查個水落石出。為了規避特朗普濫用權力,美司法部特聘前FBI局長穆勒任特別檢察官,以局外人的身份專責調查事件。「特檢」享有獨立調查權,連總統也無權隨意解職,特朗普未來着實讓人捏一把汗。

  「通俄門」堪稱現代版「水門事件」,所有「情節」都在按原有「腳本」演進。如果任由「通俄門」事件繼續發酵,不排除特朗普成為「尼克松第二」。

  「通俄」,是特朗普之殤。特朗普是否「成」在「通俄」,不得而知,但是否會「敗」在「通俄」,確極有可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