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謹慎看待日在對華關係上「示好」\施君玉

時間:2017-05-18 03:15:42來源:大公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會見來京參加「一帶一路」論壇的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稱其為長期致力於中日友好合作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會見期間,二階俊博轉交了一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據說是「飽含熱情」的親筆信。對於習慣了兩國間唇槍舌劍、尖銳對立的百姓來說,中日關係「轉圜」來得有點突然。

  的確,日方近期在對華關係上出現了一些新動向。中方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日本總體上持防範和抗衡態度,官方鮮有積極表態及響應,媒體則將其視為「中國威脅」,刻意將「一帶一路」與「馬歇爾計劃」和「珍珠鏈戰略」相提並論。也正因為中日間的尖銳矛盾及日方的消極排斥心態,中方也從未將日列為「一帶一路」國家。但在「一帶一路」首屆論壇臨近召開之際,日方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僅派出執政自民黨內僅次於安倍的「二號人物」與會,還帶來多達三千人的龐大經濟代表團,而安倍的「親筆信」及可能加入亞投行的表態,更與其先前圍華、抗華的一貫立場大相逕庭。這一系列「示好」動作都說明,日對華政策正在出現一些微妙變化。

  如何看待日方變化?是迷途知返?還是權宜之計?尚需要時間觀察。可以肯定的是,安倍的「友好」,內含許多「無奈」,是迫於亞太形勢變化的現實壓力而不得已作出的。

  特朗普上台,美對亞太政策做出重大調整,正式退出了TPP,「亞太再平衡」戰略也已走進歷史。長期以來充當美「重返亞太」馬前卒、為奧巴馬遏制中國衝鋒陷陣的日本感到失落和困惑。美國「主子」已指望不上,自己獨挑大樑又力不從心,日本猶如太平洋上的一葉孤舟,空前孤立無助。習特首會後,中美關係大局已定,雙方在台海、南海等問題上的不確定性消除,美方不斷提高合作的調門,並在參加「一帶一路」倡議上作出政策調整。日方對此感到緊張,繼續圍堵中國恐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同時,中方「一帶一路」倡議獲得世界各國廣泛響應,亞投行成員已發展到了七十七個,遠超美日主導、有六十七個成員的亞開行。擁有濃厚「絲路情結」的日本已經錯過了「頭班車」,若不再及時「插隊」,恐將永遠錯過中國發展的「順風車」,政府恐將淪為經濟界千夫所指的對象。

  總體看,安倍所作的是策略性調整,對華「轉舵」帶有相當大的試探性成分。雖有華麗詞藻的包裝,但日方在侵略歷史、領土爭端等一系列原則問題上立場未有絲毫改變,談中日關係「破冰」為時尚早。日本人尤善言辭,有必要對安倍的「深情」保留一份戒心,謹慎對待其「示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