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文在寅需解開「薩德」死結\張敬偉

時間:2017-05-11 03:15:51來源:大公網

  這是一場被朴槿惠醜聞倒逼而提前的大選。文在寅勝了,青瓦台再次迎來自由派(進步派)總統。考察韓國憲政史,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從金泳三到金大中,從朴槿惠到文在寅,基本上是保守派和自由派輪流坐莊。前者主張強化美韓同盟和對朝強硬;後者力求在中美兩強之間維持地緣政治的相對平衡,同時對朝維持接觸甚至「陽光化」的政策。

  韓國民眾再次對保守派失望,這是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根本原因。但是文在寅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內政危機和外交困局。

  文在寅當政,首先要彌合政黨分歧和民眾割裂,讓習慣街頭運動的韓國民眾回到工作崗位,讓國政運轉維持正常。其次才是發展經濟。但由於文在寅面臨着來年的國會大選,因而今年的經濟成績單不能太差。否則,文在寅的青瓦台日子不會好過。其三是文在寅的競選承諾能否兌現,所謂「韓國優先」的目標如何落實,都是擺在他面前的迫切難題。

  文在寅的外交麻煩在於,既要面對一觸即發的朝鮮核導威脅,又要緩和因薩德入韓惡化的中韓關係,更要適應特朗普時代的美韓關係新常態。作為自由派總統,在朝鮮核導的現實威脅面前,文在寅不能也不敢恢復金大中、盧武鉉時期的對北「陽光政策」。因而,文在寅如何突破半島南北困局,既要彌合國內政黨和民意分歧,又要兼顧中美兩強立場,可謂大難題。

  文在寅重新檢視薩德入韓及指責薩德入韓不合程式的立場,有助於解開中韓關係的死結。但是薩德入韓已是「生米熟飯」,文在寅如何讓中韓關係走回正軌,也不那麼容易。至於特朗普,他給予韓國的除了不疼不癢的「口惠」,就是尷尬和困擾了。他要求韓國承擔薩德系統十億美元費用並與美韓自貿協定掛鈎的立場,讓美韓價值觀和地緣政治同盟關係變異為功利性的交易。韓國保守派和支持保守派的民意,有被特朗普「涮」了的羞辱感。文在寅,真得敢向美國「說不」嗎?

  半島局勢和東北亞地緣政治格局擺在那,韓國歷屆政府保守與進步勢力的角力,並未使韓國走出受困於朝鮮、局促於大國之間的「三文治夾心」圍城。文在寅須以大智慧,才能破解韓國面臨的結構性難題。

  值得肯定的是,文在寅當選,對韓國、半島和東北亞地區也存三重利好。一是朝鮮核導壓力,只剩下了口頭強硬,需要一個緩頰的台階,對朝相對溫和的文在寅給了緩解半島危機的契機;二是文在寅對薩德入韓的謹慎態度,也有助於破解中韓兩國的現實難題。如果文在寅出現在5月14日中國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則意味着中韓關係「陰轉晴」了;三是對「美國說不」很不容易,但也有助於調整美韓關係。特朗普將薩德系統和美韓自貿協定捆綁的做法,在韓國激發了全民不滿,文在寅此時對「美國說不」,不僅有助於提振民意支持,也能讓特朗普正視韓國的利益訴求。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