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上海證券交易所昨日發布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整體分析報告。報告指出,需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抑制上市公司「脫實向虛」的不良傾向,避免違規槓桿資金流入股市,防止金融風險的交叉感染。報告還提出,優化上市公司結構,吸引更多戰略新興產業公司在藍籌主板上市。
報告指出,在經濟「三期疊加」背景下,不少企業仍然處於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進程中,由此滬市上市公司,也表現出結構上的不平衡因素,需要着力予以解決。
報告認為,為了促使上市公司持續提升經營質量,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應有的作用。首先,監管方面應注意鞏固整治市場亂象的成果。從嚴監管概念炒作、「忽悠式」重組、大股東清倉式減持等市場亂象,繼續完善高送轉、股東減持、權益變動等相關配套制度。
其次,應持續推進全方位、實質性監管。要從公司、中介、交易、會員等各方面,全面強化一線監管。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堅決打擊,切實強化公司責任意識,讓中介機構承擔起「看門人」的責任,淨化市場環境,改善資本市場生態。
再次,應實施穿透式監管,防止金融風險向實體經濟傳導。對槓桿增持、舉牌等行為,強化出資方、資金來源、槓桿水平等方面的穿透式披露,在揭示風險的同時,也避免違規槓桿資金流入股市,防止金融風險的交叉感染,維護市場穩定。
報告還提出,服務上需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切實提升交易所服務上市公司的水平。促進更多公司利用可轉債、優先股等再融資品種發展壯大;積極支持上市公司利用併購重組實現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