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華仁書院本月底將會就轉為直資辦學展開諮詢 網上圖片
【大公報訊】香港華仁書院本月底將會就轉為直資辦學展開諮詢,校方本周四在學校網頁上載60頁的諮詢文件,表明每年學費不會多於兩萬元,並解釋轉直資有三個原因,包括解決日漸嚴重的學習差異問題,避免英中「落車」危機;現時校內貧窮學生比例低,盼透過轉直資取錄更多基層學生,以及解決資源不足提供優質教學條件。
諮詢文件指出,2015/16學年,港華一個有關學生家庭收入統計,全校有86%學生家庭月入高於全港中位數2.5萬元,多達36%家庭月入超過七萬元,相反,全校不足1%、七名學生來自綜援家庭,以及4%、35名學生合乎全額書簿津貼的申請資格。
校方表示,現時津貼學校的中一收生制度,局限了學校取錄一些家境清貧的組別,與其他區份的中一新生,認為轉為直資可取錄和惠及不同地區與社經背景的學生。
列出三個學費方案
港華文件列出三個學費方案,分別是兩萬元、1.8萬元及1.6萬元不同學費金額可以支援的各個營運模式。至於政府要求直資校分配10%學費收入作為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該校則計劃撥出25%學費收入資助學生交學費及學習支出。校方又稱,只要有足夠學生入學,未來學校的財政狀況應較現在更為充裕。
此外,教學語言微調下,校內85%學生屬全港前列40%才可開辦英文班。現時港華為英文中學,校方稱,自2011年以來,符合指標的人數徘徊於85%的「危險」邊緣,不能排除5至20年後有「落車」危機,認為現時派位機制下,入讀港華的學生學習差異可能會差距很大,轉直資則可令水平及入學機會更均等。文件又稱,目前學校有收取特殊教育需要學生(SEN),但未訂出轉制後應提供多少針對性學額,會就此諮詢持份者意見。
港華稱,研究轉為直資計劃的諮詢期最少六個月,本月下旬將舉行首輪諮詢會,徵詢家長及校友等持份者意見。若落實轉直資,會設立一個過渡期,已就讀港華學生將不受影響,亦不需要繳交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