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上月出口升18.2%六年最勁

時間:2017-03-28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圖:環球經濟環境有所改善,倘若持續,可為亞洲貿易帶來支持,香港出口也能受惠

  受海外市場需求回穩,上月香港出口值按年升18.2%,創2011年3月以後最佳單月表現。商會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外圍市場需求見反彈,另外今年農曆新年在1月份,很多內地工廠及工人放假,故將積壓的訂單延後至2月出貨,才令上月香港出口似是突然好景,但今年外圍市況仍挑戰重重,若出現任何重大不利事件,隨時會拖累香港出口表現。

  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合併1月及2月份計算以中和農曆新年假期出現在不同日子的影響,轉口與港產品出口合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6.7%。其中轉口貨值上升6.8%,而港產品出口貨值則下跌2.1%。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上升9.3%。

  總計今年首兩個月,本港錄得有形貿易逆差686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1.3%。

  政府發言人表示,商品出口繼續改善。合併今年首兩個月計算以消除農曆新年假期出現在不同日子的影響,商品出口貨值在外圍需求改善下,按年進一步顯著增長。輸往內地及其他多個亞洲市場的出口提供主要的增長動力。

  留意地緣政治局勢

  展望未來,發言人認為,環球經濟環境有所改善,倘若持續,可為亞洲貿易帶來支持,香港出口也能受惠。然而,貿易環境仍然存在許多不明朗因素,包括美國利率正常化和其他政策方向相關的不確定性、英國「脫歐」的相關發展,以及不少地區的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有關情況。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林宣武認為,上月出口突然大升,主因是今年農曆新年在1月份,故不少訂單延後至2月才出貨。他認為,現時外圍市場仍算平穩,只能形容為「唔太好又唔太差」,無人能睇透前景,很多港商只能審慎行事。

  另外,有商會人士則對經濟前景較為樂觀,認為聯儲局逐步加息,顯示美國經濟已穩步復甦,令買家採購較為鬆手。

  至於今年餘下時間香港出口表現,商會人士則認為需要視乎美國經濟的復甦步伐,若果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減稅措施受挫,則有可能拖累香港出口表現,故呼籲港府必須密切關注外圍市況。

  統計處資料顯示,繼今年月份錄得1.2%的按年跌幅後,2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2417億元,較去年同月上升18.2%。其中2月份轉口貨值為2389億元,上升18.4%,而產品出口貨值則上升至28億元,升幅為3.8%。

  輸往英美雙位數下跌

  按地區分析,今年2月份與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到亞洲整體貨值上升29.9%。此地區內,輸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均錄得升幅,尤其是中國台灣升82.7%、越南升46.5%、中國內地升35.9%、菲律賓升21.3%、韓國升18.4%和印度升9.7%。

  另一方面,輸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分別下跌7%和4.7%。

  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德國跌19%、英國(跌18.8%)和美國跌10.9%。

  按主要貨品類別分析,上月與去年同相比較,大部分主要整體出口貨品類別的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升35.9%、「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升13.2%和「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升15.8%。然而,「衣物及衣物配件」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跌32.3%。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