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銀行在昨日宣布動用30億歐元,折合約248.43億港元,在未來三年內把業務由傳統模式轉型至數碼化,以應付不斷冒起的金融科技始創公司的競爭。這個行動的確可以理解,但是,目前銀行的主要收入仍是來自傳統業務,而方興未艾的金融科技公司亦未有足夠的勢力可以與之匹敵。所以對於傳統大型銀行而言,包括法巴等銀行,不應太忽視傳統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大公報記者 李耀華
入場易 市場競爭勢加劇
金融科技包括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在內,對銀行業有很重要的影響,隨着科技對人類社會日益重要,金融科技的重要性亦與日俱增。一項由花旗銀行進行的具分量的研究顯示,金融科技的投資額在去年已增加至190億美元,較2010年大幅上升了十倍,而根據搜尋工具Factiva的數據,金融科技一詞在今年全球印刷媒體中,共出現了接近9萬次,遠遠超過2007年時的300次。
事實上,若銀行能好好把握,金融科技對銀行業會有很大的幫助。好處之一是可讓銀行削減營運成本、透過降低人力資源和其他非利息開支而增加效率;第二個好處則是銀行可透過與金融科技始創公司合作,瞄準新的客戶群組和擴展外國市場而增加營業額;第三個好處則是可讓銀行取得較高孖展、低資本密集業務,例如財富管理和保險等的營業額增長。
然而,有利亦有弊,金融科技可讓新的競爭者輕易加入,因而使營業額被搶去。這些競爭者主要來自社交網絡媒體、有線及通訊供應商等,例子包括阿里巴巴和騰訊等。
研究人員估計,金融科技公司興起後,傳統銀行營業額直至2025年將會減少一成至四成,而屆時將會令目前兩成至兩成半的美國銀行消失。
借貸業務仍維持優勢
為了保持競爭力,多家跨國大銀行近年亦積極發展金融科技業務,甚至好像法巴般,準備利用金融科技業務全面取代傳統業務,惟這又可能會矯枉過正,因為目前傳統的銀行業務仍是金融服務業的主要基礎,而金融科技始創公司目前亦只屬初始期,未有足夠實力建立起可與傳統銀行相提並論的客戶基礎。再者,吸納消費者一向是大型零售銀行的核心業務,這些銀行為了發展和維持龐大的客戶基礎,已動用了數以百億計的美元資金。
同時,對於銀行來說,傳統的借貸業務仍未明顯受到金融科技所影響,直至近期,銀行在這方面仍可賺取非常豐厚的盈利,而未來相信亦可一直保持這個優勢。
因此,對於傳統銀行來說,只要改革傳統和收入不高的業務,以及恰當地加速部分業務的數碼化以應付金融科技始創公司的競爭,便已足夠,故不應太忽視仍然是核心的傳統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