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德勤料消費成中國經濟增長動力

時間:2017-01-16 03:15:32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吳涵宇報道:德勤今日發布《亞洲之聲》第一輯,冀通過該系列報告研究探索亞太區經濟貿易面臨的機遇、風險與挑戰。報告指,2017年貿易將戰勝保護主義促進全球經濟增長,消費則成為亞洲經濟的重要動力。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稱,人民幣貶值趨勢將會持續,預計今年人民幣匯價將達7.2至7.3兌一美元水平。

  經歷了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後,全球經濟將逐漸企穩,貿易表現亦有回溫。德勤經濟研究所合夥人Chris Richardson表示,亞洲電子元件貿易增長,新出口訂單穩定上升,集裝箱吞吐量及航空貨運亦重現生機。他續指,儘管美國保護主義抬頭,但未來一年裏亞洲經濟仍處於有利地位,亞太大部分地區將受惠於美國經濟復甦,料2017年全球尤其是亞洲經貿表現將優於市場預期。

  許思濤看好中國及印度經濟前景,中、印兩國人口基數大,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且目前消費對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仍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長期來看有望成為有力的經濟增長支撐。不過特朗普當選總統之後,美國的貿易、關稅政策也為經濟形勢帶來不確定性風險。許思濤表示,特朗普會否履行承諾尚未明朗,如對中國實施懲罰性關稅將對中美雙方都造成負面衝擊,相信落實可能性不大,特朗普政策對全球貿易帶來的影響或被高估。

  另外,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可能帶領全球進入利率爬行時代。許思濤預期,內地政府將調匯率、保利率,隨着美元走強,人民幣將持續穩定貶值,今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或介乎7.2至7.3水平。

  截至2016年底,中國外匯儲備已迫近三萬億美元大關,且每月降幅頗大。近期內地政府加強資本管制,亦令香港樓市、股市的投資信心受挫,「深港通」開通至今,北水的支撐作用不如預期。許思濤回應稱,當前的資本管制措施是暫時的,加大管制力度的成本很高,得不償失,外匯企穩後資本流動性將有所好轉,毋須過於擔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