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吳涵宇報道: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意大利公投遭否決、英國「脫歐」等不確定因素令歐美市場不甚明朗,亞洲等新興市場成為更好的投資選擇。奕豐金融投資/FSM(香港)投資組合經理沈家麟認為,亞洲股市至2018年底有40%上升空間,恒指料見32000點。他又預期,明年聯儲局加息步伐不會太快,或於年中及年底分別加息一次。
估值方面,過去十年新興股票市場市帳率維持在1.8倍水平,目前則僅為1.5倍。截至上月底,新興市場相對成熟市場的折讓達28%,與過往幾年相近。不過,沈家麟認為,現時折讓水平過多,預計亞洲市場未來兩年會向上重估,市盈率可達16倍,加上合理盈利預測,料亞洲股票將於2018年底前上升40%。
亞股有四成潛在升幅
亨德森全球投資香港及中國銷售業務主管李婉菁指出,未來兩年全球經濟的增長動力主要仍來自亞洲。就宏觀經濟及相對估值而言,亞洲基本因素穩固,即使今年經歷了「黑天鵝事件」的接連衝擊,仍錄得正面回報。亞洲市場內,李婉菁相對看好印度及中國台灣,看淡澳洲及中國內地,並認為科技和必須消費類股最具增長潛力。她續稱,日本市場受惠於政局穩定、企業管治改善及盈利雙位數增長,或成為明年「黑馬」。
另外,特朗普效應令美國通脹預期升溫,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不斷上升,加息預期令美元持續走強,美元指數飆至十三年來高位。富昌證券研究部總監譚朗蔚表示,人民幣貶值拖累國企表現,港股亦受到影響。不過,他又指出,港幣與美元直接掛鈎,一直深受外資歡迎,加上「深港通」有助於更多北水南下,預期明年首季恒指可升至24000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