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商曹妃甸夜宴送工友

時間:2016-12-12 03:15:38來源:大公網

  圖:第十個冬天到來時,王聘均在工友夜宴上宣布提前放假的決定/顧大鵬攝

  今年前十一個月,河北省曹妃甸簽約項目資金突破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這個數字超過以往五年招商引資的總和。如果這批資金有一半能夠落地,也意味着曾經一度被媒體詛咒為「超級殭屍」的曹妃甸不再差錢。不過,這張還在紙上的大餅,並不能幫助香港慧鉅集團董事長王聘均充飢。在第十個冬天到來的時候,他還是按計劃在工友夜宴上宣布提前放假的決定。他對一起參加工友夜宴的《大公報》記者說:「能夠留下一半工友守冬,已經是最人道的安排。」儘管工友們多有不捨,但他們還是過來給老闆敬酒,表示明年5月會按時歸隊。/大公報記者 顧大鵬

  十年前,靠吹沙造田撈到第一桶金的浙籍商人王聘均,現在是香港慧鉅集團董事長。集團名下的五家子公司布局在上海、南海和渤海灣,業務涵蓋金融業、地產業、水上建築業、文化產業、科技農業五大模塊。

  不過,王聘均最輝煌的人生還是從曹妃甸開始的。

  未有順利脫身的淘金者

  接近三個香港島大小的曹妃甸,是吹沙造田的世界奇跡。這個220平方公里的人工島,有十分之一是王聘均的公司「吹」出來的。

  這個當年的吹沙造田大王,原來是上海洋山港的建設者。2005年底,他拖着兩條大船和一百多條小船,從上海洋山港來到還是一片汪洋的曹妃甸。

  王聘均以浙江鉅寶水利工程公司法人代表的身份,加入曹妃甸的「人海大戰」,他的十年海戰計劃,僅用了三年就結束了。他的船隻調往了其他地方,但與其他淘金者不一樣的是,船走了,人卻沒有順利脫身,而是以BT模式(即「建設─移交」)參加到曹妃甸生態城的建設。

  曹妃甸生態城,緣起於新加坡對曹妃甸「爽約」。這個原計劃在曹妃甸建設的中新生態城,由於天津濱海新區的出現,最終使曹妃甸的努力前功盡棄,新加坡生態城項目,像煮熟的鴨子落入了天津的經濟盛宴中。

  曹妃甸生態城原本是為新加坡量身「吹」製的,然而,其實際面積超過了原計劃的五倍。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者稱:「曹妃甸『吹製』這個超級蛋糕,是為了增加新加坡方面投資的信心。」

  然而,新加坡最後放棄曹妃甸選擇天津,除了許多想像的成分外,實際上還有一個當地人不願提及的原因:「新加坡不僅沒有一口吞下這個超級蛋糕的實際能力,甚至被『曹妃甸精神』『吹製』的生態城幻境給嚇壞了,曹妃甸繪製的藍圖遠遠超出了新加坡的想像力。」

  雄心壯志的造城者

  曹妃甸在與天津競爭失利後,並沒有放棄建設生態城的設想,在沒有適合的投資者的情況下,曹妃甸決定自己幹,建設一個屬於曹妃甸的生態城。

  唐山國華集團董事長趙淑彥認為:「因為搭上了2009年中央四萬億的經濟救助計劃,曹妃甸這艘本應該停下來沉靜思考的超級航母便一往直前。這一看似有點賭氣的舉動,卻無意中成就了『一個渤海灣、兩個生態城』的更大手筆的國家設想,這也為京津產業轉移埋下了伏筆。」

  「BT模式,曾是曹妃甸引以為傲的金融創新。但在風風火火的開頭之後,曹妃甸多個BT項目迎來的卻是招標後無人投標、中標後無人施工的結局。」內地《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稱:「2010年以來,BT項目出現前述問題的直接原因是,對曹妃甸的多個項目,招標人難以提供合格的回購擔保。」

  香港慧鉅集團在完成了吹沙造地任務後,並沒有像其他淘金者一樣大舉撤退,而是把賺到的第一桶金又倒了出來,以BT模式承擔了曹妃甸生態城的一個歐式街區的建設任務。

  不願放棄的守望者

  然而,BT模式的第一輪商業循環還沒有完成,中央四萬億刺激的虛火很快退了下去,以致BT模式所承載的項目胎死腹中。王聘均並不願意向記者透露慧鉅公司在吹沙造田和承建生態城商街的財務情況。但據相關案例提供的佐證,慧鉅公司不可能獨善其身,如期全額拿回合同規定的投資和合理回報。許多BT模式的參與者,因此轉型成投資者或股東,從短線投資變成長期持有。

  港商王聘均現在擁有曹妃甸生態城歐式商街2500平方米的不動產。不僅如此,他還享受了港商的特殊優惠,獲得了1050畝的可供開發的濕地公園用地,在政府的幫助下成功流轉了2萬畝農民承包土地。

  在這片希望的土地上,香港慧鉅集團創建了濕地旅遊觀光園和生態農業產業園。儘管這兩個始建於三年前的項目,仍然要依靠上海和海南的項目供血給養,但每年還會虧本300多萬元。如同他把一個千畝的養魚塘,改建為放生湖一樣,他說慧鉅在曹妃甸的投資項目要看十年甚至更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