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孫中山紀念展 逾二萬人入場

時間:2016-11-19 03:15:37來源:大公網

  圖:展覽場地人山人海\大公報記者唐曉明攝

  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的「紀念孫中山誕辰一百五十周年大型展覽」,開展七天以來,逾二萬人入場。活動籌委會總監劉宇新向《大公報》記者表示,預計展覽參加人數逾三萬。他說,孫中山為國為民的精神,超越政治層面,非常值得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多加了解,他和多名學生都促請教育局讓中史成為真正的獨立必修科。\大公報記者 唐曉明

  這次展覽由本月11日展開,下周二(11月22日)下午二時閉幕,是香港歷來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孫中山專題展覽,昨日雖然不是假期,依然人山人海,包括不少中學生甚至大學生。(見另稿)

  展品來自內地與美英等地

  展覽內容分為「從學堂走上革命之路」、「革命領袖的確立」、「武裝起義,推翻帝制」、「從討袁護法到國共合作」,以及「革命偉人,名垂千古」五大部分。展覽通過近五百幅歷史圖片、超過一百五十件來自內地、美國、英國、台灣、香港等地的珍貴文物,希望重現孫中山為民族復興、國家統一的歷程。

  孫中山在革命前期多次遊走各地,為國家結束混亂局面尋找資源。劉宇新向《大公報》記者表示,今次展覽特別之處在於向三藩市借了不少和孫中山有關的珍貴文物,讓參觀者可以更深入了解孫中山在外地的活動情況,「從展品可見,當年華僑雖然身處他鄉,但愛國情懷不變,他們大力支持孫中山推動革命,以結束中國分裂的局面。」他說,展覽至昨天已有逾二萬人入場參加,展期還有四天,預計今明兩天假日將吸引更多人流,展覽總參加人數有望超過三萬。

  孫中山為國為民值得學習

  劉宇新說,孫中山為避免國家分裂,主動將國家權力交予袁世凱,讓他成為臨時大總統,以結束當時國內紛亂的局面,這種為國為民的精神,是超越政治,非常值得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多加了解。他強調中史教育的重要,「不熟歷史便不知根,任何國家的人都有責任認識本國歷史,而且國家近年發展迅速,美、英及歐洲等地國家,都開始愈來愈多人學習中國文化,甚至到中國留學,香港人更應該學中國史。」

  談到本周三的立法會通過無約束力的辯論,促教育局將中史科列為初中的獨立必修科,劉宇新深有同感。他希望這個孫中山展覽能夠吸引青年學子接觸中史,認識國家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和歷史發展,又促請教育局正視中史教育不足問題,落實中史成為獨立必修科。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