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李永青報道:香港貿發局報告指出,內地消費者對香港手表品牌持有正面的感覺。相對內地手表品牌,內地消費者願意為香港品牌支付59%的溢價,並認為香港本土手表屬時尚品牌,款式設計能迎合潮流,更能滿足他們對日常配搭的需求。同時,港商可考慮拓展網絡銷售,並建立清晰的品牌定位,按照目標消費群,制訂合適的銷售策略。
報告指出,內地中產消費者對不同檔次的手表已有一定的概念及心理價位。整體來說,手表大概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檔次:大眾品牌、時尚品牌、名表品牌。整體受訪者對大眾品牌和時尚品牌的平均心理起始價位分別是1124元(人民幣,下同)和3064元。他們心目中認為名表品牌的起始價由11955元開始。
至於香港手表品牌的形象定位,49%內地受訪者表示,香港手表屬於時尚品牌,並認同「香港是時尚之都,款式設計迎合潮流,能滿足配搭需求。」家庭月收入在四萬元以上的受訪者,有51%認同香港手表是時尚品牌,較其他家庭月收入的組別略高。
假設一個內地手表品牌的售價是1000元,若換成不同產地的手表品牌而款式及功能與內地品牌相同,受訪者表示願意按不同產地支付不同的溢價。整體受訪者願意為瑞士品牌支付最高溢價為162.1%。其次是歐美品牌(117.9%),日本品牌和香港品牌相對內地品牌,整體溢價分別是76.5%和58.6%。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以傳統專櫃陳列方式展示手表的店,較難吸引沒有計劃購買手表的消費者進內。因此,港商可考慮與其他產品的品牌合作,以聯合展示方式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