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民金融昨日在港召開記者會,主席李懷珍(左)及首席執行官王兟首次公開亮相\大公報記者李靈修攝
作為中民投在香港市場的旗艦公司,中民金融(00245)成立以來備受外界關注。公司董事會主席李懷珍昨日在港表示,中民金融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業務牌照,未來希望通過參股和控股一批金融機構、打通金融全產業鏈,將公司塑造為“投資+投行”雙輪驅動、促進產融結合的資本運作平台。\大公報記者 李靈修
去年12月11日,中民投全資子公司“中民投資本”宣布,完成七星控股70.64%的配售股份認購交易,公司自此更名為“中民金融”。今年以來,中民金融展開一系列高層更替:2月份委任前TOM集團CEO王兟為公司首席執行官;董事會主席一職則在本周一(6月6日)宣布,由中民投總裁李懷珍親自“掛帥”,從人事安排方面足見母公司對於中民金融的重視。
昨日在港舉行的記者會,為中民金融高層首次集體亮相。李懷珍在會上表示,中民金融是母公司國際化戰略的重要嘗試。管理層希望通過“投資+投行”雙輪驅動的商業模式,為內地民企進入香港資本市場搭建平台。具體來看,就是初期利用投資、中期運用產融結合模式、成熟期使用投行功能,將以往分隔的服務單元統一協調,提供企業發展所需的綜合性服務。
先從港星市場入手
中民投在新加坡註冊的金控公司“中民國際”,於今年4月份斥資25億美元大手筆收購思諾保險。李懷珍指出,中民金融與中民國際均為集團海外資本運作的重要平台,兩者之間可有效實現優勢互補,但因為香港與內地的聯繫更為緊密,在資本市場結合方面中民金融較有優勢。此外,中民投還將在歐美市場推進項目併購,但短期內不會考慮設立金控公司。
李懷珍強調,中民投的國際化布局更多是考慮“穩健”的因素。其中,“健”是指堅定不移的向外走,所謂“穩”則要循序漸進的對外擴張。中民投畢竟是一家新的公司,隊伍的集合、理念的形成、模式的打造都需要時間,所以選擇先從香港、新加坡市場入手,就是看中兩個地區各方面與內地的相似性。
談及公司的業務規劃,王兟表示,將集中在兩個方面。首先,隨?中民投近年來的高速發展,產融結合的市場需求日益旺盛,中民金融將承擔部分的對接任務。也就是說,母公司將成為中民金融最大的天然客戶。
王兟笑稱,“當然需要我們做到足夠好才可以贏得這個客戶。”其次,中民金融會結合母公司的產業領域,在海外市場尋找優質實惠的併購項目。
中民投資產達二千億
七星控股曾因“徐翔帶走事件”受到波及,市場一度懷疑中民投會終止收購。王兟強調,公司一切的運作都嚴格遵守港交所、證監會的監管條例。“選擇七星控股作為併購標的,其中有很多因緣際會,但最後能獲得批准本身也能說明這個標的是符合收購要求的。”
中民投是由全國工商聯發起,60家知名民營企業聯合成立的內地最大金融投資集團,於2014年5月在上海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500億元(人民幣,下同)。李懷珍在記者會上透露,根據最新月度報表,中民投總資產已達2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