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全球化停滯現三大亂局(上)\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 邵宇

時間:2016-06-03 04:00:57來源:大公網

  全球化停滯帶來諸多的後遺症,特別是金融危機削弱了美國的力量,導致其戰略收縮和調整其投射力量的重點。沒有任何一個帝國可以做到同時在三線作戰,還能獲得勝利。相應的在上一輪全球化中汲取了足夠能量,但又與美國意識形態不一致的大國(或者勢力),必然會試圖彌補美國退卻後留下的地緣真空。其實正是美國的“再平衡”引發了此輪國際秩序的混亂,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正在出現三大亂局,即中東歐、中東、西太平洋,這就是“全球化3.0”背景下的斷裂地帶。

  實際上,全球化與碎片化一直同時存在,帝國來而復往,超級大國也在不斷的興起與衰落。過去七十年裏“全球化3.0”的過程中一直並存?世界碎片化的加深,雖然從經濟和技術的視角看,世界的運轉趨向更小更全球化,但政治和意識形態則容易穿越國界讓社會變得更大但更分裂。

  英法等殖民帝國在二戰後的迅速瓦解,以及1990至1991年蘇聯解體,只不過是這種碎片化的一個體現而已。民族國家的政治邊界,大國間地緣政治博弈、貧富差異、資源不均等因素讓這種全球化的裂痕始終存在。全球化的斷裂地帶在2008年後,世界面臨美國單極貨幣與需求體系的衰弱後變得動盪不安,而各國在新全球化的進程中對自身角色的規劃同樣加深了這種矛盾中的不確定性。

  第一斷裂帶:歐俄邊界

  第一個危機事例來自2014年克里米亞的“脫烏歸俄”。克里米亞作為黑海的門戶,俄羅斯艦隊可以通過它進入地中海,進而駛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開放水域,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蘇聯時期,60%的對外貿易都通過黑海沿岸的一系列港口進行;而作為外匯來源和經濟支柱,這一帶的高加索油田石油出口與油氣管線更讓克里米亞顯得意義非凡。

  在烏克蘭的近現代發展史上,蘇聯將大量的重工業布局在東烏克蘭,比如頓涅茨克和第聶伯河流域的黑色金屬冶金業,以及位於哈爾科夫、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基輔等地的軍工業,而西烏克蘭則以農業為主。

  歷史上,東烏克蘭一直在俄國的影響下取得相對更好的發展,所以一直親近俄國;而西烏克蘭因為更靠近於親天主教的波蘭,在文化上與東正教的俄國就不太“合拍”,歷史政治和文化經濟的差距更造成了東西烏克蘭分化。

  2014年3月在克里米亞自治區公投結果顯示,九成以上選民決定加入俄羅斯聯邦後,拒不承認克里米亞公投的歐盟一致同意,凍結21名俄羅斯與烏克蘭官員的個人資產,並禁止向其發放旅遊簽證。此後不久,奧巴馬也決定對“入侵”烏克蘭相關的11名等俄羅斯和烏克蘭官員,以及克里米亞親俄羅斯領導人阿克肖諾夫凍結其財產、禁止入境。隨後在第三屆核安全峰會上七國集團(G7)暫時中止俄羅斯的G8成員國資格。歐盟也從能源領域下手,如禁止向俄羅斯出口油氣勘探開發先進技術及裝備、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行業進行打擊,俄羅斯也利用歐盟對其天然氣的依賴以牙還牙報復。

  其實這也反映了美國對俄羅斯一貫的遏制政策。美國霸權戰略利益驅使北約和歐盟雙東擴,最大限度壓縮俄戰略空間,徹底排除美在歐亞大陸核心地帶地緣戰略障礙,是美國全球戰略既定之策。俄羅斯在喪失大片緩衝區域後,被迫到牆角,退無可退。壓力有多大,反彈就有多大,普京和俄羅斯見招拆招、招招強硬,背後凸顯了美國、歐盟、東歐和俄羅斯等在地緣政治中深深的裂痕與不信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