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聯合行業多家頭部金控公司於今日舉行金控公司風險管理圓桌論壇,併發布《金控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研究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分析總結了金控公司風險管理現狀和痛點,並對其風險管理的趨勢進行研判,提出金控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的「三維一體」目標模式及實施策略建議。中信金控風險合規部總經理助理潘俊武,平安集團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馬琳,以及申能能源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陳雲波在圓桌論壇環節分享了觀點。
中國人民銀行在今年3月17日發布公告,正式批準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籌)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設立許可,首批金控公司牌照正式落地。在此背景下,普華永道發布《金控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研究白皮書》,從客觀、中立、的專業的視角出發,提出具有行業普適規律的洞察與觀點,並分享豐富案例和經驗,為金控公司提升風險管理體系建設並持續優化提供參考。
記者 毛麗娟 攝
普華永道中國國企業務主管合夥人陳靜表示,「隨着首批金控公司牌照的落地,相關審批標準和程序已經相對清晰,金控公司設立和批準進程將會進一步加速。我們預計,在審慎研究和試行相應的監管規定後,有關部門將進一步推出管理細則並要求落實執行。有意申請金控牌照的機構,平台型、多業態金融集團,以及需要開展並表管理的銀行及保險集團等機構,應儘早做好戰略選擇和發展規劃,理順治理架構,圍繞着『管控、協同和賦能』的不同主題,利用數字化思維和方式,逐步建立並完善管理機制和能力體系,以順應未來監管趨勢,在戰略轉型和市場競爭中佔得先機。」
白皮書採用問卷方式對22家典型金控公司進行了深入調研。結果顯示,金控公司在搭建風險管理體系的過程中存在諸多痛點,且主要集中在風險管理系統、風險管理數據、風險管理模型及工具等方面。金控公司風險管理呈現三大趨勢:風險管理將與數字化轉型協同推進;風險管理主題將從管控逐漸向協同與賦能演進;風險管理能力將是戰略轉型引擎和核心競爭優勢。
記者 毛麗娟 攝
針對金控公司風險具有獨特性,即風險複雜度高、傳染性強、疊加效應大的特徵,普華永道提出搭建「三維一體」的立體化風險管理模式:
治理維度:風險治理架構。跨法人治理是金控公司風險管理的難點,也是金控公司風險治理架構的核心特點。金控公司應以法人治理為基礎,遵循公司治理的原則,加強股權管理、規範股東行為。同時通過風險管理職能定位明確管理責任,推動風控職能下沉,建立起覆蓋「金控公司+子公司」兩級「穿透式」的風險治理架構,通過整合集團資源,發揮風險管理合力,充分釋放風險管理效能。金控公司應建立起「層次清晰、職責完備」的「四個層面、三道防線」風險治理架構,明確風險管理責任,將分散在不同法人主體的風險職能條塊匯聚整合,形成縱向上下銜接、橫向互為支撐的有機整體,最大化風險資源利用效率,充分發揮集團風險管理的協同優勢。
管控維度:風險管控模式。金控公司應強調對風險的統籌把握,同時根據「放管自如,點面結合」的管理原則,明確子公司不同的風險管理現狀,採取不同的管控模式,釐清界限,把握尺度,兼顧管控共性和包容個性的同時,踐行統籌管理職能,並保持一定彈性和適時動態調整。金控公司應梳理子公司業務類型,有效識別集團面臨的主要風險,自上而下建立與自身組織架構、業務規模以及複雜程度相適應的單一風險聯防聯控的「端到端」垂直管控機制。
要素維度:全面風險管理的關鍵要素。在風險管理制度上:建立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系統協調的全面風險管理制度體系,覆蓋統領性管理要求到操作規範,提升制度制定的全面性、管理的規範性、執行的可操作性;在風險隔離方面:以風險控制和合規管理為核心,建立健全整體金控公司內的風險隔離機制,確保金控公司與各子公司、不同子公司之間存在有效的風險隔離措施;在關聯交易管理方面:加強關聯交易監管,規範金控集團內的關聯交易行為,防止利益輸送風險。明確管理機制,加強風險管控,對控股子公司關聯交易管理進行統籌和監督。
數字化底座:一體化的風險管理數據平台與系統。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通過構建金控公司與子公司整合和聯動的風險數據庫和風險管理平台,改變由於信息缺失和傳遞滯後引起的風險管理及時性、針對性不足,並將風險管理要求和手段嵌入到流程中,固化到系統裏,改變風險管理事後、被動的局面,逐步實現主動風險管理,提升風險管理質效,推動數字化風控的轉型升級。
白皮書課題負責人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表示,「針對金控公司的風險管理特性和難度,我們對金控公司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策略有兩點建議。一是謀定而後動,明確總體目標定位與分階段實施目標,採取分步式實施方案,分為短、中、長三階段,推動總體目標實現;二是謀準而先行,從自身在現階段面臨的關鍵痛點進行精準發力,在實現局部突破之後再考慮逐步延伸,善於抓關鍵問題和重點風險,提升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