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兩年多時間裏,有企業家直呼「看不清未來」,企業甚至倒下。
也有企業家選擇咬緊牙關,堅定前行。「2008年金融危機,都挺過來了,眼下形勢嚴峻,但希望你們對公司,對行業,對國家有信心!」樂歌人體工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項樂宏在最近一次高管會議中為員工打氣,而回溯二十余年創業歷程,更讓其堅定了這份自信。
樂歌股份濱海製造基地外景(受訪者供圖)
白手起家 追逐時代機遇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寧波,比較有代表性的是1984年,寧波被列為首批沿海對外開放城市。幾乎是一夜之間,這座江南小城站到了中國改革的最前沿,此後一系列政策利好更是紛至沓來。
作為一名「70後」寧波人,項樂宏親眼見證了「千軍萬馬闖世界」「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人從事外貿相關工作」的城市傳奇。1995年,連續攻讀完成兩個學士學位後,他被中國電子進出口有限公司寧波公司錄用。
彼時,公司正需要開拓新業務,憑藉良好的學歷和能力,剛進公司三個月的項樂宏被公司委以重任,籌建國際合作部,擔任部門副經理,開展外經業務,主要組織勞務輸出。他成了公司裏12名最年輕的中層幹部之一,還獲得了一套單位福利房。
然而1998年,項樂宏卻在眾人的不解和家人的極力反對中,毅然辭去了令人羡慕的鐵飯碗,退還了福利房。「1998年以後,國家逐步放開了外貿自主經營權,意味着個人也能做外貿了,我看到了巨大的商機。」回憶當年下海,他依舊很興奮,「我有三年外貿相關的工作經驗,英語又好!」
早期儘管沒有客戶,沒有資金,也沒有產品,但這似乎都難不倒他,或許是寧波人骨子裡的「四千精神」——歷經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讓其並未退縮。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次次發傳真、寫郵件、跑展會,項樂宏終於成交了第一筆訂單。
順勢而為、賺到第一桶金、找到自己人生的主場,此後的項樂宏更是穩紮穩打。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對外貿易蓬勃發展,那時項樂宏的外貿生意已經小有規模。2004年,項樂宏有了自己的工廠,2009年,第二個工廠在濱海投產。2011年,樂歌開展跨境電商,從早期的貼牌貿易逐漸轉向發展自主品牌。2017年,樂歌成功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20年,疫情之下的「宅經濟」,為樂歌健康辦公、智慧家居產品帶來了爆髮式增長。業界人士指出,這是多年來樂歌在產品、研發、營銷、渠道、品牌等各方面,不斷打磨、不斷積累的結果。
樂歌主打產品智慧升降桌系列產品(受訪者供圖)
不斷學習 激勵員工一起PK
項樂宏介紹,大學畢業後,即使工作繁忙,他仍一直保持着學習的習慣。先後取得北京大學E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長江商學院E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又在香港城市大學DBA學習了兩年。
堅信「學習成就未來、專業創造財富」的項樂宏不僅自己好學,還帶領周圍同事一起學。外貿行業,語言是工具,他經常在飯間組織英語PK,很多重點院校英語專業八級畢業的員工,都曾在PK中輸給了他。
此外,他還研究人口經濟學、世界宏觀經濟等。中國老齡化人口發展趨勢,什麼時間點老齡人口總數和比例,他能張口即出。
勤奮者不一定適合創業,但創業者一定是勤奮者。據樂歌公司內部人員透露,至今,項樂宏依舊保持着每天16小時的工作和學習狀態。
在與項樂宏的視頻連線中,記者不難發現,他身後和桌子上擺着厚厚的幾摞書。他說:「我喜歡看書,一本書基本上兩三天就能看完。」他會把書中好的觀點分享給經理和高管們,也會不定時分享書單,開展討論。這些都是他激勵員工學習的「殺手鐧」。
項樂宏為新員工授課(受訪者供圖)
項樂宏的「動腦筋」並未止步於此,近年來,樂歌積極擁抱互聯網和跨境電商。他參加論壇,在公開場合暢談跨境電商。
他認為2020年是全球電商和數字發展的元年,在海外疫情波動的形勢下,跨境電商將依然是非常主要的經濟形式,中國的互聯網的模式、打法激烈程度都勝過歐美,國內有供應鏈優勢,三到五年後一定會產生一批線上線下結合的品牌。他希望整合力量、整合資源,與中小的外貿企業一起走到全球去,讓中國外貿有更多的品牌。
保持樂觀 感恩社會捐資助學
「我覺得教育是最大的公平,一個人連受教育機會都沒有那就完了。」項樂宏坦言,樂歌的第一筆善款是給大學生的,這些年來,樂歌的善款主要流向本地的高等院校。
而在專訪中,項樂宏也多次提到自己是普通人家出來的,作為靠讀書改變命運的幸運兒,他深知教育對個體、對國家和社會的深遠意義。
從2006年起,陸續在寧波大學、寧波工程學院、寧波諾丁漢大學等當地多所學校設立獎學金。截至目前,累計惠及上千名學生,每年發放獎學金金額也已經增到200萬元。
「我希望通過樂歌的綿薄之力,讓更多的寒門學子能夠安心學習,將來能成為國之棟樑。」項樂宏表示。
面對疫情和世界不確定性的增加,項樂宏保持一貫的樂觀,並在專訪中一度唱起了他改編自《新年好》的樂歌廣告,「樂歌好呀,樂歌好呀,上上下下身體好……」
「未來的樂歌不管是大還是小,我希望客戶、用戶、供應商都對我們是尊敬的、理解的,我們員工是快樂的、是健康的。100年以後,我不在但樂歌還在。」項樂宏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