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美國勞動力市場展現出較為複雜的信號。一方面,上半年美國非農就業(由美國勞工部發布的美國非農業人口就業數據,簡稱「大非農」)趨勢較為穩定,顯示勞動市場較為穩健,但上周勞工部大幅下修5、6月數據,令上半年月均新增就業人數自13萬人下降至8.7萬人。
另一方面,ADP非農(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公司發布的私營部門非農業人口就業數據,簡稱「小非農」)月均新增就業人數7.9萬人,且由二季度起加快下滑,6月ADP就業人數出現2023年3月以來的首次負增,引起市場對美國經濟放緩的擔憂。
非農數據或大幅下修
修正之前的大小非農數據「剪刀差」來源於兩方面,一是政府部門僱員大幅增加提振非農數據,前期政府效率部(DOGE)縮減政府部門開支,使得部分季節性招聘被打斷,後續非農就業的下修主要糾正了這個問題。
二是受經濟波動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通常較晚提交調查結果,導致非農修正值呈現「順周期性」,也即經濟增速愈高、非農數據上修概率愈高,反之亦然。由於2025年以來美國內需放緩,後續不排除非農較大幅度下修。
展望美國就業市場後續走勢,整體看已出現走弱信號:一是供需缺口連續12個月低於100萬關口,主要源於職位空缺數的大幅下行;二是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整體呈「緩坡式」上升態勢;三是薪資增速下行,工資─通脹螺旋繼續鬆綁,其中商品生產部門薪資降溫更為明顯,且在6月出現加速下行跡象。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東南亞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