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外企業來港絡繹不絕,近期外國零售品牌亦把握租金回落機會,紛紛進軍本港市場,例如日本生活雜貨店3COINS在銅鑼灣設立首間旗艦店。
京東集團計劃收購佳寶超市,進軍本港零售市場,顯示內外企業落戶香港或擴展業務的增長勢頭持續,上半年接近400間企業落戶,相當於2023年全年的數目。香港聯通內外角色吃重,在全球的營商優勢及競爭力有增無減。
摩根士丹利、瑞銀相繼調高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一定程度反映市場低估中國經濟增長潛能。事實上,即使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在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下呈現下跌,但今年多國對中國投資仍呈現不俗增長,其中瑞士、日本、英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68.6%、59.1%、37.6%,而東盟對華投資增長8.8%,可見中國繼續是全球投資樂土。
全球企業進一步向東望,在港落戶或擴展的內外企業數目逐年增加。今年上半年,面對美國發動關稅戰及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仍有高達380間內外企業進駐香港,較2024年上半年322間,增加約18%。不僅反映內外企業對香港經濟前景具有信心,還折射出香港內聯外通角色吃香,營商吸引力及競爭力強。
內地與香港經濟保持回升向好的勢頭,招商引資成效不俗。投資推廣署自2023年至今,成功吸引1300間內外企業落戶香港,提早完成2022年施政報告定下2023至2025年間引進至少1130間企業的目標。值得留意的是,內外企業來港投資意欲不斷增強。根據政府數據顯示,在2023年有382間內外企業進駐,到了2024年增至539間,今年上半年則共有380間企業,相當於2023年全年的規模。因此,有理由相信今年落戶企業有望達700間,再創新高。
近期外國零售品牌把握租金回落機會,紛紛進軍本地市場,包括日本生活雜貨店3COINS在銅鑼灣設立首間旗艦店,而Nike Style亦在尖沙咀開設佔地逾三千呎新店,令零售收租股如九倉置業股價明顯轉強。同時,內地企業視香港為據點,加速走出去。如京東集團計劃收購佳寶超市,看好本港零售市場前景。
投資拉動經濟動力增強
企業在港投資信心增強是有目共睹,今年上半年在港註冊本地公司及外國公司創新高,可以預期,投資拉動香港經濟增長動力進一步增強。事實上,過去兩年多,進駐香港的1300企業中,有600多間外資企業,美資企業最多,超過100間,可見特朗普關稅政策難阻企業東望。
內外企業來港絡繹不絕,對增加就業及推動香港經濟增長起着積極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