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財經縱橫/美企飽受「特」關稅打擊\凌 昆

時間:2025-05-09 05:01:56來源:大公报

  特朗普的關稅核彈引致全球震驚及市場動盪,前文已談到這將導致美國經濟「衰漲」並觸發危機並禍及全世界。這還將推動更深遠的結構性變化,特別是國際分工及產能布局的大重組,關鍵是美國能否重振製造業。

  這方面的一些新動向值得留意,首先是美國企業在海外產能將大受打擊。蘋果(AAPL)及特斯拉(TSLA)等更成了重災戶,因產品返銷美國將受關稅阻壓。跨國企業多年經營的「離岸」業務可能一朝垮掉。二戰後美國引領西方將產能外移以降成本,造就了東亞(如四小龍)及拉美(如墨西哥、巴西等)的工業化,而美國工業則空洞化。現時特朗普反向而行強調「返岸」(reshoring),更以關稅核彈來推動,很可能令長達大半世紀的「離岸」時代走向終結。如是則成為世界工業發展的又一重大轉折點。

  同時這次許多低成本生產國的關稅率甚高,可達30%至40%以上。這一招對美國及西方企業將加重打擊。近10年許多西方企業盛行「中國+1」策略,即在以中國為主產地外再加至少一個較重要的低成本生產地以降風險。並形成「繞道入美」,避開美國對中國入口的高關稅。許多內地企業和早前進入內地的台企港企,都是「繞道」的積極參與者,現在卻不行了,被特朗普一網打盡。其實早在特朗普之前,美國政府打擊中國貨入口便有「中國+N」公式,就是針對某產品提高關稅時除中國外加上其他國家如越、柬及孟加拉等,因為諸國的生產多由內地或港台企業轉來,從內地入口大部分部件組裝。拜登時代便曾就光伏板入口加稅,在中國外想加上越柬,但因要推綠化能源故網開一面,放過越柬。現在特朗普索性將N變為全世界以杜絕漏洞。

  美生產高度依賴入口材料

  最終關鍵是會有多少製造業投資流入美國。特朗普自誇已獲5萬億美元投資承諾,有多少可落實大有疑問,且不少與關稅無關,是本來就要的。美國企業有願意擴產者,但也有明言不會。海外企業已有裁員停步者,馬克龍更呼籲歐洲企業暫停在美投資。情況的發展仍待觀察,但可肯定赴美投資(無論美企或外企)都面對一系列負面因素:(一)美國政經前景差不確定性甚高。(二)擔心特朗普政策多變,關稅政策也有不確定性。(三)美國成本太高。無論勞工及其他成本都高,如台灣評論指在美設芯片廠比在台投入與建設時間都是兩倍。現時再加上入口的部件材料等均要加關稅,令成本更高,而美國生產很多投入物品均依賴入口。因此海外生產再加關稅仍有可能比在美生產化算。(四)若真能引入較大量投資,生產將面臨人力人才及物資等各種要素短缺問題,爭搶下令成本更高。

  總之,美國要重振製造業殊非輕易之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