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持現金回報率高企,很多投資者正在疑惑:債券是否值得投資呢?以下有兩個論點支持投資債券。
一、短期與長期
現金存款在一年或五年後,能否獲取5厘回報?相反,若買入債券並持有至到期,就能鎖定長期利率(假設發行人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參照歷史數據,這是對政府及優質企業債券的合理假設)。儘管短期內,債券價格會出現波動,但實際上對長期投資影響不大。
與現金相比,債券更能夠鎖定長期利率回報。投資者可以從平均到期期限為十年的優質美國企業債券,獲得6.5%的回報率。對於不想資金被長期鎖定的投資者來說,則可持有平均到期期限為三年的短期企業債券,以獲得6.2%的回報率。至於那些願意承擔更高風險的投資者,可考慮持有平均到期期限為五年的高收益債券及平均到期期限為十二年的新興市場債券,以獲得約9.5%的回報率。
這些債券的回報率,都比現金利率的長遠預計升幅要高得多。
投資者或許會想,「我聽到了,但我對現時的現金利率很滿意。當現金利率回落時,我將會投資債券」。遺憾的是,情況並非如此。金融市場具有前瞻性,當各國央行大幅減息時,債券孳息率亦可能會下降並低於目前水平。因此,採取觀望態度可能會導致投資者錯失機會。
二、經濟衰退風險
若經濟情況惡化,環球央行可能會減息以刺激需求。若發生這種情況,現金存款利率亦會隨之下跌。「現金回報率下跌,債券回報率上升」的情況,一直在歷史上不斷重演。即使央行不減息,但如果他們憂慮通脹升溫,避險情緒將會促使投資者買入政府債券並推高其回報率。
對企業債券而言,確定性則不太明確。在這種情況下,鑒於環球經濟仍面臨許多不明朗因素,投資者可能會要求增加向企業提供的借貸成本。企業債券的孳息率不會如同政府債券孳息率那樣大幅下降,甚至有可能上升。因此,與風險較高的高收益債券相比,優質企業債券的風險則較小。
總結,現時,很多投資者被現金存款的高利率所吸引。但不幸的是,這只是短期的投資觀點。對於那些目光長遠的投資者而言,債券能在更長時間內鎖定更高回報率,而且毋須承擔大量的信貸風險。
對於準備承擔額外風險的投資者而言,甚至可獲得更高的收益率。若然你是這種投資者,目前可能不會持有現金。(作者為施羅德策略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