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由OpenAI開發的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式面世,引起各界對於人工智能技術的討論。一般人早對聊天機器人並不陌生,大部分銀行更於幾年前已經開始採用聊天機器人提供客戶服務。但ChatGPT的最大突破在於能透過學習不斷強化多方面的解難能力,還能提出具創意的答案。
ChatGPT各項功能中,以其編程能力最令人驚艷。雖然無法寫出過於複雜的程式,但已能解答程式員題庫力扣(Leetcode)內大部分問題。此外,它還能在編程代碼上加上註釋,列出程式每個部分的邏輯,以便程式員理解及作出調整。雖然所寫的程式不一定比人類好,但在速度上卻無可比擬。
雖然ChatGPT發展潛力巨大,但系統生成的內容可信度備受質疑,因為其回應主要由二手資訊拼湊而成,所以或會出現不準確的回應。例如在剛面世時,有用家嘗試提出一道非常簡單的數學題,但ChatGPT卻因單靠歷史數據,以及對自然語言的了解計算而提供了錯誤答案。出錯的原因是缺乏獨立思考、判斷對錯的能力。
不論ChatGPT有何限制,有關技術後續發展都對未來勞動力市場影響深遠,甚至重新塑造全球經濟面貌。有不少人擔心人工智能的崛起會取代人力資源,引發失業問題。
但筆者認為:一些重複性而技術含量低的工種,例如收發電郵、撰寫營銷文案、基本翻譯等,無疑會隨着人工智能發展而逐漸削減,但對於銀行業等工作要求較嚴謹的行業,仍然需要專業人員在背後發揮關鍵作用,同時因應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未來將會產生更多在現時領域未知的創新工作機會。在未來,人類將與人工智能共同協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力,推動經濟發展。
ChatGPT所引發的人工智能新浪潮,將有望成為數字發展的新引擎,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全新動能。有預測指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3至15萬億美元。又根據麥肯錫報告,人工智能有可能使全球生產總值(GDP)每年增長1.2%。而在過去的24年內,應用人工智能的組織和公司的數量已經增長了270%。
(作者為工銀亞洲高級業務總監暨金融市場部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