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光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林樵基預計,消費、固定投資將是今年主要經濟動力來源。
中國密鑼緊鼓優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經濟活動復常快速推進,證券界對2023年中國經濟信心大為改觀。光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林樵基直言,內地調整防疫措施對經濟影響巨大,原先預期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3%、3.5%,如今修訂至4.5%、5%。林樵基相信,伴隨中國復常,「好抵買」的港股今年將會造好,恒指全年目標23500點,並且在旅遊、消費及科技等八個主題發掘潛力股。\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文) 蔡文豪(圖)
港股連續第三年報跌,而有紀錄以來,恒指從未發生連跌四年的情況,今年或有機會止跌反彈。林樵基接受訪問時指出,2022年困擾港股的因素,諸如新冠疫情、封關、美國加息、中美兩國關係緊張、俄烏衝突、人民幣匯價走弱等等。港股現價估值偏低,可說是「好抵買」,關鍵是今年會有什麼催化因素,令到股市能夠造好。
憧憬兩會再推刺激措施
中國經濟因素始終左右港股表現。中國優化防疫措施,居民生活開始回復正常,2023年經濟前景自然可以樂觀期待。林樵基表示,原先估計內地最快到2023年第二、第三季度才會優化防疫措施,所以預期全年經濟增長3%、3.5%。然而,內地今次調整防疫措施步伐迅速,居民復常速度快,與國際通關似乎是指日可待,對全國經濟有非常重大的推動作用;光銀國際對2023年經濟增長預測修訂為4.5%、5%。
捕捉投資機會,先了解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火車頭」。林樵基稱,消費、固定投資將是今年主要經濟動力來源。消費方面,因防控措施調整,居民將會增加外出消費,並且累積的購買力將會得到釋放。固定投資方面,內地監管部門加強出台穩定房地產行業的政策,在樓市供應與需求都有相當落墨。基於房地產行業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樓市慢慢回穩,對固定投資有相當拉動力,同時也能夠鞏固就業人口,且對居民消費信心有正面影響。
至於對經濟影響較大的進出口貿易,林樵基認為,中國今年出口表現應該不會太差。因為中國近年對東盟出口貿易持續攀升,足夠抵銷對歐美國家的貨物貿易需求疲弱的負面影響。儘管如此,貿易對經濟的拉動力,始終遠不及固定投資及消費。
林樵基稱,證券界估計恒指2022年每股盈利下跌25%至30%,盈利壓力在第四季接近觸底。由於農曆年因素,今年首兩個月經濟活動仍然較慢,港股首季盈利表現未必有亮點,等到全國兩會在3月份召開,屆時或會公布更多利好經濟發展的刺激措施,對企業盈利具備拉動作用,港股有望慢慢向上行。光銀國際給予恒指2023年目標介乎21200點至23500點;國企指數目標則介乎7299點至7700點。
盈利壓力料上季近觸底
綜合券商對2023年恒指目標(見【附表二】),基本預測為21200點,似乎投資市場對港股今年市況發展偏向保守;哪怕是大摩提出最牛的情景,恒指目標也僅是24500點,只能收復2022年指數跌幅而已。今年指數潛在向上空間有限,但投資者可以採取「買股不買市」策略。
光銀國際並列出2023年八大投資主題(見【附表一】),包括旅遊、消費、內銀、內房、中醫藥、環保等主題,全方位捕捉新一年市場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