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過五月糉,颱風季節緩緩降臨,如果遇上颱風造成樓宇的破壞,哪一份保險能夠妥善保障你的物業?不少人都將「火險」與一般的「家居保險」有所混淆,兩者之間如何區別,藉本欄目簡單說明。
「樓宇結構保險」又俗稱火險,是一份保障物業本身因颱風、暴雨、洪水、山泥傾瀉及地陷等意外而導致樓宇結構損毀的保險,包括地板、天花板、門窗、牆壁、水管及發展商提供的室內設施等所需更換或重建之費用。業主置業時申請按揭,銀行通常都會要求業主提供一份火險保單,以保障物業價值和銀行利益,需注意的是在按揭期間,業主每年均要確保完成續保或安排自動續保,免卻後顧之憂。現時很多物業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已為整個物業購買了集體火險,業主亦可要求他們提供保單副本轉交按揭銀行。
「家居保險」是另一種非常普遍的保險,主要針對因意外而引起的財物損失,例如家電、傢俬、收藏品、手錶及珠寶首飾等。因此,適合投保及可按自身需要選擇不同計劃以保障個人財物。家居保險保費通常以建築面積作計算,面積愈大,保費亦相對較高。保險公司亦會因應樓齡、區域及物業類型釐定保費。除財物損失外,一般家居保險都會涵蓋到第三者責任,保障投保人及其同住家人甚至外傭,於物業或大廈公用地方因個人疏忽引致第三者身體傷亡或財物損毀而需負上的法律責任。如在颱風季節期間,若投保單位的鋁窗意外墮街而造成人命傷亡、或爆水管導致鄰居水浸或浸壞大廈升降機,這些意外都可能令投保人承擔昂貴的賠償金額,在此情況下,第三者責任保險便可為投保人提供保障,承擔可能需負上的法律責任。
如上述內容,火險及家居保險分別保障不同範圍及兼具相輔相成的效益,各位切勿將兩者混淆。
(作者為立橋人壽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