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創科瞭望/AI研發院奠定香港科技競爭基礎\陳迪源

時間:2025-09-29 05:02:24來源:大公报

  圖:AI研發院成立,為香港創科前景帶來的並不是漸進式改良,而是跨越式發展。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於上周五(9月26日)通過撥款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AI研發院),業界為之鼓舞。筆者一直認為,未來十年,香港大部分新增就業將與科技相關,而香港又擁有「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國際化人才資本環境,以及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這些獨特優勢加上即將成立的AI研發院,或為香港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脫穎而出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特區政府提交的文件,研發院將肩負明確的公共使命,其主要職能包括:

  (1)推進香港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研究,尋求科研突破;

  (2)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香港重點產業融合,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3)研究及向政府提供有助於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發展的建議;

  (4)提供協作平台,促進香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國際交流合作;

  (5)加強社會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及提升素養技能。這些職能在不同的戰略層面為香港帶來不同的影響和長遠效益。

  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指出,AI研發院首兩年會建立業務網絡及業界、學界認受性,預計第三年開始每年收入會增加至2億至3億元,往後可達收支平衡。

  研發院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直接收入,更在於其作為「產業催化劑」的作用。通過技術轉移、知識產權授權、顧問服務等多元化收入來源,研發院將逐步實現財務自主,同時為整個AI生態圈創造數倍於投入的經濟價值。

  筆者認為香港應藉機加快建立完善的人才生態系統,不僅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更要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環境。AI研發院可借鑒國際頂尖研究機構的經驗,建立靈活的薪酬體系、激勵機制,以及與國際接軌的學術評價標準。同時,通過「研發院院士」制度,為優秀人才提供學術聲譽和職業發展的雙重激勵。

  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面對AI技術快速發展帶來的治理挑戰,香港應採用「倫理導向」取代「嚴格規管」的治理思路。這不僅符合普通法體系的靈活優勢,更能在促進創新與確保安全之間取得精妙平衡。AI研發院可牽頭建立科技治理系統,匯聚法律、倫理、技術和社會學專家,專注研究制定AI倫理、安全標準及負責創新框架。憑藉香港作為東西方文化交匯點的橋樑角色,這一機構有望成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制度間對話合作的重要平台。

  AI研發院的成立,正值國家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關鍵時期,亦有助深化本地的人工智能研發及數字技術與產業優勢的融合發展,透過本港國際化的環境和「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的獨特角色,為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搭建重要的人才橋樑。筆者認為香港可在以下方面為國家戰略作出重要貢獻:

  其一是技術創新合作。與內地頂尖AI研究機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在大語言模型、機器學習算法等前沿領域開展聯合攻關。其二是國際市場拓展。利用香港國際化平台,協助內地AI企業「走出去」,同時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其三是標準制定參與。積極參與國際AI標準制定,為國家的方案貢獻香港智慧,提升國家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話語權。其四是數據跨境流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合作備忘錄》的深入實施,為AI發展提供高質量數據支撐。

  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AI研發院10億元的投入,撬動的將是香港未來數十年的發展格局。通過系統性布局AI等前瞻科技領域,香港有望在未來創造更多高技能就業崗位,同時大幅提升科技產業對本地生產總值(GDP)的貢獻。更重要的是,AI研發院將催生一系列連鎖反應:

  產業升級加速方面,AI技術在金融、醫療、物流、教育等傳統優勢產業的深度應用,將大幅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

  一是創新生態完善方面,AI研發院與現有的InnoHK平台、數碼港、科技園等創新載體形成協同效應,構建更加完善的創新生態圈。

  二是國際地位提升方面,通過在AI治理、技術標準等方面的引領作用,香港將鞏固其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三是民生福祉改善方面,AI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公共服務優化等方面的應用,將為市民帶來更便捷、更優質的生活體驗。

  立法會財委會通過AI研發院撥款不僅是一筆財政投入,更是對香港創科未來的堅定承諾。時間窗口極其有限,現在就是行動的唯一時刻。一個由AI驅動的智慧香港,正加速向我們走來。AI研發院成立帶來的不是漸進式改良,而是跨越式發展;不是短期政策調整,而是長期戰略布局。

  (作者為香港創科發展協會創會主席)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