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熱點把脈/高息股並非一買就賺\皮海洲

時間:2025-08-07 05:02:03來源:大公报

  圖:長江電力股價在實施現金分紅前兩天就出現了回調,之後半個月跌幅近一成。

  最近,高股息紅利股出現了短期退潮的現象,一些個股在分紅除息後,股價短線下跌了10%左右,還有不少銀行股在分紅除息後短線也進入了調整。

  高股息紅利股股價出現一定幅度的調整,這在今年的行情中還是難得一見的。像中國移動、長江電力以及工商銀行等股票,因為是白馬藍籌股,同時又是高股息紅利股,所以在今年一直都受到國家隊資金、以ETF基金為代表的公募基金、各路機構投資者的追捧。在今年3月以來的行情中,基本上是走單邊上漲的走勢,雖然期間也有回調,但幅度都很小。

  那麼,為什麼高股息紅利股近期卻出現了暫時的退潮現象呢?或者說,高股息紅利股在分紅後股價下跌說明了什麼呢?這確實是一個值得市場各方思考的問題。本人以為,此舉至少說明了這樣幾個問題。

  首先,高股息紅利股出現短期退潮現象表明,世上沒有只漲不跌的股票。雖然高股息紅利股一直是國家隊資金及許多機構投資者的手中寶,但這些股票同樣也會有股價回落的時候。所以,即便是高股息的紅利股,投資者買進這類股票也需要有風險意識,也要注意買入股票的時機,而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買進高股息紅利股。

  相反,對於高股息紅利股同樣需要採取低吸的操作手法。否則,投資者如果追高買進高股息紅利股的話,就有可能在股價回調時蒙受損失。如當下有的高股息紅利股股價短線下跌了10%左右,這種損失對於投資者來說,當然需要盡量迴避,而不應去主動承擔。雖然不排除這些股票的價格日後還會重返高位,但投資者如果此時低吸的話,一旦股價重返高位,這就意味着投資者可獲利10%以上,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其次,高股息紅利股出現短期退潮現象表明,市場對高股息紅利股的追捧,同樣屬於市場炒作行為,炒的就是「現金分紅概念」。在現金分紅之前,因為高股息紅利股「含權」,也即含有現金分紅的權利,所以市場炒高高股息紅利股。而一旦正式實施了現金分紅,這也意味着利好兌現,股票在當下不再擁有現金分紅的權利,所以前期獲利的投資者藉機減磅,落袋為安,從而導致股價下跌。這實際上也就相當於完成了一波炒作。

  作為個人投資者來說,參與現金分紅概念股的炒作,還是應該以賺取市場差價為主,以賺取現金分紅為輔。一旦個股股價在現金分紅前有了較大的漲幅,不建議投資者參與現金分紅,避免現金分紅後股價出現回調的走勢,這將會讓投資者因為參與現金分紅而蒙受損失。

  留意市場周期與除權

  其三,高股息紅利股出現短期退潮現象表明,現金分紅對於投資者的回報意義還需要客觀看待。現金分紅一直被視為是上市公司給予投資者的投資回報,所以管理層一直都在強調上市公司要重視現金分紅,甚至鼓勵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紅,以此來提高上市公司給予投資者的回報。

  不可否認,現金分紅確實是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重要方式。但投資者如何得到這份投資回報卻是一個技術活。如果盲目地等待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不一定能夠拿到投資回報,相反還有可能拿到投資損失。

  以長江電力為例,其股權登記日為2025年7月17日,分紅方案為每10股派7.33元(含稅)。實際上,因為即將實施現金分紅的緣故,該股提前兩天就出現了股價回調的走勢,從7月15日開始,股價就出現了下跌。而7月14日,長江電力的收盤價為30.61元。所以,投資者如果是為了得到現金分紅而持有該股票的話,那麼,從7月15日到7月31日,長江電力的股價就從30.61元下跌到27.84元,每股下跌2.77元,跌幅達到9.05%,而投資者分紅得到的金額每股只有0.733元,遠遠彌補不了股價下跌所帶來的損失。

  但投資者如果不參與現金分紅,在股權登記日前賣出了長江電力股票,投資者就不會蒙受這筆損失。如果投資者是在之前逢低買進長江電力股票,又在股權登記日之前賣出了股票,那麼投資者就可能賺到一筆差價收益。

  可見,同樣是面對上市公司以現金分紅方式給予投資者的回報,有人可能會蒙受損失,有人會因此賺取一筆收益,這是一個技術活。因此,面對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投資者不能簡單地將其視為是投資回報,也不能簡單地否定現金分紅對回報投資者的意義,關鍵是投資者要練好技術,知道什麼時候要敢於領取這筆回報,什麼時候又要學會放棄這筆回報。

  (作者為財經評論家)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