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加倉中國資產將會成為全球投資主線之一。
全球投資加速重構,傳統的投資版圖及資產類別面臨新的挑戰,宏觀投資範式的演變出現新變化。全球投資路徑主要呈現三點新趨勢:一是傳統避險資產(黃金)的價格持續上漲,同時新興資產(人民幣資產)及另類資產(穩定幣)配置的比例也在上升;二是全球資本市場的重新調整,非美股市場的估值修復加快;三是以人工智能領銜的投資呈現爆發式增長。
在極速變化的時期,全天候投資組合、多元化投資及長期投資的趨勢加快,將有助對沖政策和市場高度不確定性,維繫穩定可持續投資的預期和前景。其中,A股的投資價值將隨着中國經濟長期增長而向好,加倉中國資產將會成為全球投資的一條主線。
一、全球投資重構的主要驅動因素
一是全球經貿秩序及地緣政治格局的深度調整。全球地緣政治環境出現劇烈調整,特朗普政府宣布新一輪關稅政策升級,不但扭曲全球投資的正常流動,而且迫使跨國投資決策風險增加。世界銀行預期,由於關稅提高和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的累積效應,預計2025年全球貿易增速將從2024年的3.4%放慢至1.8%左右。同時,發達國家以「去依賴化」為名實施投資限制政策,外國直接投資(FDI)下降。2024年全球FDI增長4%,但排除幾個流量較大的歐洲經濟體的金融交易波動後,全球FDI實際跌11%,連續兩年兩位數下滑。但2024年流向亞洲發展中經濟體FDI總額高達6050億美元,佔比達40%。
二是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及利率政策分化加劇。美聯儲減息政策偏謹慎,連續三次利率不變,最新公布的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內部對利率前景的分歧日益顯現,主要的擔憂來自於關稅政策高度不確定性。歐元區方面,自2024年6月開始,歐洲央行連續八次減息,但預示可能暫停減息步伐,甚至有望在9月之後徹底終結貨幣寬鬆周期。當前,全球央行主要利率政策持續分化。國際清算銀行統計,全球主要央行政策利率標準差擴大至3.8個百分點,創2008年以來新高,遠高於過去10年1.2個百分點的平均水平。在利率政策分化的同時,資產波動擴大,美德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利差超過2.2厘。由於貨幣政策未來的路徑不清晰,跨國投資及金融市場可能面臨更大的流動性和利率風險。
美元資產吸引力降
二、全球大類資產結構性變化及趨勢
其一,美元及非美元資產的「此消彼長」。由於美元融資成本高企及關稅戰引發的外部風險上升,美元資產的吸引力下降。2025年上半年美匯指數跌幅超過10%,為1973年以來最傷。以美元計價的MSCI明晟全球指數(不含美國股票)上漲近17%,大幅跑贏標指的6%。全球主要機構調減美元資產敞口的範圍擴大,以「全球安全資產之錨」著稱的美國國債出現劇烈震盪下行態勢,上半年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幅達7.4%,目前跌破4.3厘,顯示美債的潛在投資風險上升。相較而言,非美元資產的吸引力增加,包括歐元及人民幣資產受到投資者歡迎,歐元處於升值區間,同期人民幣維持穩定升幅、雙向波動區間,國際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的信心增強。
其二,長周期資產及另類資產「忽高忽低」。全球投資生態變化,黃金、比特幣等周期性較長的資產重新獲得關注。2025年上半年金價上漲25%,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黃金儲備調查》顯示,95%受訪央行認為,未來12個月全球央行將繼續增持黃金。在全球資產重新尋錨的過程中,比特幣、穩定幣等另類資產成為新的投資標的,上半年比特幣累漲超15%,貝萊德比特幣ETF的規模達700億美元。全球穩定幣市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上半年穩定幣市場規模超過2500億美元,約佔整個加密資產的8%。但也要看到,由於關稅戰持續發酵,地緣政治局勢動盪,黃金、比特幣、穩定幣等資產的價格波動較大,「忽高忽低」的行情表明這些資產投資的高度敏感性。
新興科技投資加快
三、科技革命催生科技投資熱潮
一方面,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及新興行業崛起。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25年十大新興技術報告》提出包括結構電池複合材料、滲透發電、先進核能、工程化活體療法、協同傳感等十大新興技術,這些技術有望在未來3至5年取得顯著成效。而Gartner發布的2025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則涵蓋AI、計算技術、人機協同等多個前沿領域。新技術的市場規模迅速上升,未來的潛力空間巨大。全球範圍看,亞洲在全球研發支出中佔46%,遠高於北美的29%和歐洲的21%,中國2024年的研發強度上升至2.68%,研發支出約4960億美元。
另一方面,新興科技投資的熱度「只增不減」。2020至2024年,外國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機構投資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公司達到2060億美元。新興科技投資最熱門的是AI領域,2024年全球AI初創企業共籌1100億美元創新高,按年增長62%,其他科技領域的風險投資按年下降12%。此外,人形機器人等新興科技賽道呈現快速發展趨勢,中國科技界的「杭州六小龍」已形成千億級規模的產業集群。中國資本市場「含科量」持續上升,截至2024年底,A股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的佔比超過65%,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數量佔比近40%。總的來看,預計會有更多基石投資者增加對初創科技企業的投資。
四、前景展望
全球投資版圖發生三個新變化:一是投資版圖的變化,發展中經濟體的實業投資及資本投資同步擴大,非歐美市場的估值潛力釋放和投資類別增多,將帶動新興市場的投資回報增加,有望擴大新興市場的資本淨流入;二是投資領域的變化,新興科技投資的增長仍在持續,新技術和新賽道將從投資概念逐步實現量的增長,包括人形機器人及AI相關領域的應用將有望實現規模化;三是資產組合的變化,以美債、美元資產為主導的投資將轉向更多元的投資組合,黃金及黃金ETF資產配置的佔比有望續升,同時穩定幣及相關新型投資標的將獲得更大關注。
香港橋樑優勢凸顯
從香港的角度來看,其投資吸引力優勢凸顯,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加快,持續提升香港吸引外資的優勢。2024年流入香港的外來直接投資達1260億美元,按年上升2.6%。二是「A+H」雙平台模式帶動香港金融市場更加活躍。2025年上半年,共有25家內地企業登陸香港,合計募資約770億港元,成為港股IPO募資規模爆發的主要動力。上半年,通過港股通南下的淨流入規模超過7300億港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內地企業赴香港上市和投資者南下,不但拓寬了全球資產配置的維度和空間,而且實現了全球投資的「雙循環」,各類資金的流入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注入新的資源。
展望未來,各類積極因素將推動中國資產價值重估,具體從兩方面來看:一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變,股市和匯市保持韌性。上半年,中國GDP增速達5.3%,其中按美元計出口按年增長5.9%,顯示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並未因關稅戰而減弱。預計2025年全年中國經濟有望實現設定的目標,出口和消費內需的貢獻度將延續;二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特別是服務業及金融業開放力度加大,將吸引更多跨國投資,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也將增強,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的積極因素將增多。預計下半年中國資產的吸引力將增強,在政策支持、資金入市和企業盈利回報增加等有利因素推動下,A股的投資價值將進一步顯現,加倉中國資產將有望成為全球投資的一條主線。
(作者為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