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勞動經濟學/「零工經濟」推動社保模式改革\張丹丹

時間:2025-03-07 05:02:16來源:大公报

  圖:要在保障零工群體權益的同時維持市場活力,社保制度需更具靈活性與包容性。

  今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抓住了當前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一環。目前零工社保在勞動關係界定、社保制度適配性、跨區域銜接等方面仍面臨挑戰,需明晰責任、優化制度設計、增強政策包容性。

  隨着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如外賣騎手、快遞員等)的規模不斷擴大,但這一群體勞動關係的模糊性和社會保障覆蓋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

  近期,京東宣布自3月起逐步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並為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險,所有社保(社會保險)成本由京東承擔。美團、餓了麼也計劃逐步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平台對零工群體勞動權益的重視,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勞動合同模式下社保繳納的法理限制,將保障範圍擴展至零工經濟。

  然而,上述政策的落地仍面臨諸多挑戰。2021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不完全勞動關係」概念,試圖在傳統勞動關係與民事僱傭關係之間,建立一種兼具靈活性與保障性的「中間型」用工模式。

  這一概念不同於傳統的勞務派遣模式,而是涵蓋了更多非正規勞動關係的形式。例如,相對固定的「專送」騎手通常由第三方勞務公司(代理商)承包快遞業務,並由該公司安排騎手工作,與其簽訂勞務合同;而「眾包」騎手則直接與平台簽署合作協議,並未形成正式的勞動僱傭關係。因此,「不完全勞動關係」概念在理論上填補了制度空白,但由於其既無法完全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也難以完全按照《民法典》加以規範,在社保繳納責任的界定上仍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立法銜接尚未完善,社保制度的實施主體依然懸而未決。

  兼具靈活性與保障性

  目前,「不完全勞動關係」下的社保政策主要聚焦於引導勞動者參保、強化職業傷害保障,以及優化社保轉移接續機制,以彌補傳統社保體系的覆蓋盲區。2024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進一步明確,全面取消就業地參保的戶籍限制,並簡化社保跨地區轉移流程。例如,在養老保險方面,參保人可通過全國統一的社保公共服務平台在線辦理轉移,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可實現無縫銜接。這一政策的實施,顯著提高了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便利性。

  不過,現實中仍存在諸多矛盾。本人課題組於2024年底對某頭部外賣平台3萬餘名騎手的調研顯示,該群體主要由年輕(平均年齡34歲)、男性(佔比95%)、農村戶籍(佔比70%)的外來務工人員構成。儘管中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的參保率已超過95%,但四分之一的騎手對自身社保情況了解甚少,甚至並不關心。

  各大平台企業已經100%覆蓋商業保險和在試點地區100%覆蓋新職業傷害社保,後者主要採取平台補貼模式,而非平台全額承擔。有平台為「專送」騎手的代理商提供五險一金繳納補貼,並要求代理商提供相關證明;對於「眾包」騎手中較穩定的「優選」、「樂跑」群體,平台則提供社保繳費補貼,但繳納主體仍為個人。相比之下,商業意外險的覆蓋範圍較廣,基本實現了平台全覆蓋。某外賣平台表示,「職業傷害險」是商業保險的有益補充,可提供更為多元的賠付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因意外傷害帶來的收入損失。

  在現有城鄉居民醫保和養老保險已基本覆蓋大部分騎手群體,且平台普遍提供意外傷害保險的背景下,當前有平台提出進一步擴大「五險一金」覆蓋範圍的舉措,打破了既有的市場格局,也帶來了用工成本壓力。用工成本的上升可能會導致平台減少專職崗位、降低零工工資,甚至通過上調配送費轉嫁成本。

  外賣騎手參保意願低

  外賣行業的高流動性進一步增加了社保繳納的複雜性。調查顯示,騎手的平均留任時間僅約六個月,超過三分之一(36.43%)的騎手在平台工作不足半年,近一半(49.3%)不足一年,31.7%計劃在半年內離職。此外,六成騎手存在兼職行為,其中19.6%在其他外賣平台工作,15.4%從事製造業流水線工作,部分騎手則從事餐飲、建築等行業。在單一平台的工作時長僅佔其全部工作時間的不到一半。

  由於收入波動大、流動性強,騎手的社保支付意願普遍較低。調研顯示,騎手的自報月收入差距顯著,高則可達1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低則僅2000多元。以上海的外賣騎手為例,在現行社保繳納比例下,月收入1.2萬元的騎手,扣除社保後實際到手收入可能降至7000元。調查結果顯示,若強制個人繳納社保,23.5%的騎手明確表示「不願參保」,38.9%的騎手僅願意繳納月收入的5%以下,能接受現行繳費比例的騎手不到一成。

  當被問及最希望政府解決的問題時,近七成騎手首選「住房補貼」和「醫保」。同時騎手也希望擴大醫保報銷範圍,尤其是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便利性。其次,超過1/2的騎手希望獲得養老保險。由於零工職業周期短,許多人擔憂「老了跑不動單子怎麼辦」。此外,1/3的騎手呼籲解決務工地的「孩子上學」問題,部分騎手因戶籍限制不得不將子女留在老家,成為「留守兒童」。

  值得注意的是,近三成(28.8%)的騎手希望「減少對外賣平台的監管」,希望可以獲得最大程度的平台務工自主權。1/4的騎手期待政府提供「技能培訓」,幫助其轉型至更穩定的職業;另有一成多騎手希望「放鬆落戶限制」,以解決子女教育和醫療保障的長期難題。

  保障勞動者議價能力

  要在保障零工群體權益的同時維持市場活力,社保制度需更具靈活性與包容性。

  首先,應進一步明確「不完全勞動關係」的社保責任主體。目前,多數專職騎手與第三方勞務公司簽約,而非直接受僱於平台。這一複雜的合作模式導致責任主體不清,亟須通過政策明確平台與外包公司的責任分工,例如要求二者共同承擔社保繳納義務,或建立聯合監管機制,避免責任推諉。

  其次,社保模式應更加靈活,以適應零工經濟的特點。例如,可探索「非捆綁式」參保方案,允許零工按需選擇醫療、工傷等單項保險,而非強制繳納五險一金。此外,可適當降低繳費基數,優先覆蓋最迫切的保障需求,同時加速社保與戶籍脫鈎,簡化跨地區轉移接續流程。

  再者,應借助財政補貼降低社保成本。例如,對低收入騎手提供階梯式社保補貼──月收入低於5000元者,政府或平台承擔50%個人繳費,收入高於8000元者,補貼比例降至20%。部分地區的試點已顯示,階梯式補貼可顯著提升參保意願,部分企業反饋參保率提升約30%。

  最後,監管部門需警惕社保改革對市場競爭的影響,避免成本壓力導致平台壟斷行為,從而削弱勞動者議價能力。因此,應同步強化反壟斷監管,確保零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勞動者權益的動態平衡。

  零工社保改革是數字經濟發展中的關鍵議題,儘管部分平台已邁出探索性步伐,但仍面臨諸多挑戰。唯有通過明晰責任、優化制度設計、增強政策包容性,才能真正推動社保體系的現代化,為零工群體提供可持續的保障,助力「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