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逐一批駁市場大謬誤

時間:2018-10-31 03:17:16來源:大公報

  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

  面對貿易戰我們當然要為市場調節做好準備,但是不能自亂陣腳,筆者見到市場在面對貿易戰下出現了無限的聯想,有很多都是沒有數據基礎的推演甚至謬誤,希望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筆者一直認為市場在上升軌道調節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在錢多、借貸少、息口平的結構基礎不變的情形之下,我們是應該根據事實去看因素,過分悲觀不單令人錯失機會,更將好的事情用了錯的方式去處理,市面上常有的謬誤如下:

  1、「加息,供樓負擔增加,樓價下跌!」

  筆者同意息口在未來應該是要面對加息的壓力,但是不可以說加息壓力上升就等於加息風險大增,我們要明白香港不能追隨美國加息的原因是資金過多。

  在資金沒有流走前,我們都要面對資金多而息口平的「平息年代」。以恒生銀行為例,根據記錄銀行有8350億元是存款,按揭只是得2050億元,如果加P按,銀行付給存戶息口增加額,一定是遠高於按揭加息得來的利潤的。以上的結構性問題若不改變,我們是應該要面對現實的,不應該過分高估加息的衝擊。

  2、中國的宏觀環境日趨惡劣?

  如果你被報紙的評論洗了腦,似乎已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及生活體驗了,無論如何,我們看到的情況與這些訊息剛好相反的,中國和歐洲、日本等國在匯率貶值率上是幾乎相同步伐發展的,而中國和這些國家的貿易不斷增長。根據中國海關總署2018年首九個月進出口貿易數據,中國和歐洲之間是5067億美元,按年增長12.5%,中國和日本之間是2437億美元,按年增長10.8%。

  3、地緣政治緊張

  我們當然要為戰爭隨時做好準備的,但是總不能夠認為美國打仗是不用錢的,打一場仗除了要有強大支援及很多的錢之外,還要有盟友的支持,在這段時間以上都是在歷史上美國最缺少的時候,美國財赤、貿易戰令到盟友互信不足,這些都是令戰爭不能容易發生的。

  4、歐洲的危機隨時再來?

  如果根據2016年的經驗,英國脫歐公投之後,資金是湧來香港的,我們看看歷史。2016年6月24日當英國脫歐公投結果是出人意表的時候,全球股市急跌,當時筆者隨即撰文認為資金會在第二回合湧入香港,結果實際比當時評估更快。

  港股當日收市按日下跌2.92%,全球股市隨後兩個交易日蒸發近3萬億美元。

  但是出人意表在脫歐四日後(即6月28日),港股收市找到谷底,之後的日子就是逐步回升。亦由當月開始,香港的M3錄得增長,四個月的時間總共增長了約7000億港元。當然,根據筆者的M3定律,之後的樓價是必然的上升了。

  更何況,歐債危機極大機會引來進一步的量化貨幣,我們不會知道最後的結果是否會如過去歷史一樣,或者,歐債危機反而會令到香港更有利也不出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