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盧靜怡廣州報道:對於珠三角企業而言,今年首5個月並不好熬。由於廣東多地發生變異株病毒社區感染,區內企業運輸、物流、生產均受到衝擊。不過,廣東企業依然能夠兼顧防疫與生產,穩住企業利潤。
位於佛山的廣東星聯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上月就有少數員工因為疫情而身處封閉和封控管理區。該公司董事、總經理姜曉平告訴記者,通過內部調整崗位已解決生產經營難題。他續稱,目前企業整體經營維持正常,首5個月訂單同比增長了20%左右。
星聯精密公司訂單及利潤的提升,來自於機器換人帶來的成本壓縮。記者採訪時了解到,在公司車間的一個玻璃房內,一台黃色的關節機器人可以72小時不間斷工作,減少了傳統加工中模具需要多次裝夾、調試的環節。這個機器人將生產一副模具的時間縮短為原來的五分之一,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姜曉平認為,企業應時而變,推動智能製造,適應市場變化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政策的部署實施,利好製造業企業利潤的增加。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朱先生表示,今年公司一個新項目即將動工,明年預計產值達到1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他說:「若按去年公司研發費用2.2億元計算,今年享受最新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後,可新增企業所得稅減免8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