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聯辦青年工作部副部長張誌華(左五)、創科局局長薛永恆(左六)及多位科創界與商界精英,昨日出席香港科創義工聯盟啟動禮。\大公報攝
香港科創義工聯盟舉行啟動禮,聯盟希望動員更多業界參與義工活動,幫助基層老人及學生縮窄數碼鴻溝。中聯辦青年工作部副部長張誌華表示,希望聯盟能幫助到更多欠缺互聯網設備的學生。並指出,香港要成為國際科創中心,需要業界的支持。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則指出,在疫情下,科技對於日常生活越加重要,「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成為一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配合大灣區發展,令香港的科創機會處處。\大公報記者 柴進
香港科創義工聯盟是由互聯網專業協會、香港資訊科技聯會、香港軟件行業協會、香港電子業商會等共同發起。發起目的是在持續一年多的疫情之下,香港市民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基層家庭的生活因為經濟環境急劇惡化而大受打擊。雖然本港有不少科創團體在疫情期間進行不同類型的義工活動,但礙於團體資源及力量分散,未能將效果最大化。預期疫情過後,市民對科創技術的需求亦將有增無減,因此需要團結科創業界力量,集中資源動員縮窄數碼鴻溝。
張誌華:培養更多愛國愛港人才
張誌華表示,過去一年見到不少貧困學生因不能上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業。因此希望科創義工聯盟成立後,能團結更多科創業界有心人。並希望科技創新界繼續共同關注香港成為國際科創中心的各項工作,培養更多愛國愛港的科創人才,為香港各界社群、為香港青年作出更多貢獻。
毫無疑問,科技的迅速發展將產生科技數碼的鴻溝,薛永恆指出,很多基層朋友在迎合科技浪潮的過程之中,由於資源所限,未必能夠跟上科技的腳步,部分人在資源緊絀的情況之下,數碼鴻溝令他們難展所長,特別是一群青年人。他期望科創義工聯盟作為一個突破,能夠更加有效為香港,特別是為基層市民服務,令他們不會輸在起跑線。
社會離不開科技,薛永恆稱,如果未能在科技發展方面追上,香港將會落後於人。因此,在國家支持下,「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成為一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將會令到香港的科創機會處處。他又補充,政府已投放了1100億元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目前初見成績,對初創業界來說,是機會,亦是黃金機遇。
出席同一場合的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廸表示,為縮窄數碼鴻溝,互聯網專業協會過去推動編程學習,令編程學習變成非貴族學生的專利,平民學生都一樣可以學習到。展望將來,香港科創義工聯盟會致力透過舉辦各種義工服務,繼續縮窄數碼鴻溝,為香港邁向智慧型城市作出努力。
香港科創義工聯盟將於7月1日開展首場義工活動,向沙田、黃大仙、西營盤以及觀塘的基層家庭送贈STEM教材及物資。此外,聯盟亦將集合各參與團體的力量,在未來舉辦更多面向基層,以科創為主題的義工活動,包括繼續向基層提供翻新的電腦,幫助學生網上學習、提供電腦義診、電腦維修、編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