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繼周二通過定向降準釋放約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中長期流動性後,中國央行(人民銀行)昨日開展了1年期共200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中標利率維持3.3%不變。分析稱,當前市場流動性整體寬鬆,儘管MLF利率和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仍有下行空間,但政策「穩健」的取向不會改變。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綜合央行降準等操作情況,預計短期貨幣市場資金利率中樞將延續基本平穩格局。申萬宏源債券首席分析師孟祥娟相信,年內央行貨幣政策寬鬆幅度恐難再超預期,但政策「寬信用」的意圖卻在增強。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市場(Shibor)昨日各短期品種的利率漲跌互見。隔夜、14天期回落0.9及2.1個基點;7天及1月期品種微升(見附表)。
截至目前,央行已先後2次發布了新的LPR利率,目前1年和5年期LPR分別報4.2%和4.85%。央行已將LPR掛鈎MLF操作利率,為後期持續暢通貨幣政策利率傳導渠道奠定基礎。
孟祥娟提醒說,年內MLF利率及LPR均有下行的空間,但市場對此不應有過高的期望,「較之調降MLF利率,目前更應關注加快LPR利率應用範圍,以及增加銀行信貸佔比與信貸投放的意願」。
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觀察到,中美貿易談判條件好轉時,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多以「淨回籠」為主;當貿易談判條件惡化時,央行為呵護市場情緒會更傾向於「淨投放」。此外,當貿易談判條件惡化,並伴隨大規模淨回籠時間,很可能預示央行的「降準」操作。他並指,當前中美貿易談判好轉,且市場無逆回購到期,預計央行將繼續保持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