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建徵信數字庫 加快信貸決策

時間:2021-06-01 04:23:50來源:大公報

  圖:林晨教授表示,香港可參考內地情況發展金融科技。

  【大公報訊】數年前內地興起的P2P(點對點)網貸,高峰期時一度多達逾5000間相關機構,但最近已完全歸零。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研究與知識交流)林晨教授表示,內地P2P機構歸零,主要是由於缺乏數據,指內地逾一半人口沒有信貸紀錄,沒有數據支持下,風險控制能力成疑。他建議,香港可借鏡內地情況發展,建立一個徵信數字庫,加快銀行於信貸的決策。

  林晨教授稱,香港金融科技才剛起步,但內地已發展一段時間,香港可參考內地情況。他指,中小企一向面對授信困難,因缺乏財務報表及抵押品,但金融科技可望把中小企的軟信息(非財務信息)轉為硬信息(可以言傳的信息),加快銀行於信貸的決策。

  他建議,香港應建立一個徵信數字庫,需要一個收集數據的平台,這不單包括銀行、互聯網信貸及消費組織,亦包括其他訊息,如水、電、煤及交通等。其次是平台要十分明確規定誰能使用平台、哪些個人訊息經過同意可以使用,定價可能因此有分別,亦反映個人對隱私的敏感度。

  他表示,內地於2006年3月成立人行徵信,為信貸登記系統,並於2018年3月及2020年12月,分別成立百行徵信及樸道徵信。百行徵信由國有領頭及民營企業組成,而樸道徵信的股權結構同樣是國有加民營企業,同時設立了核心員工股權激勵平台,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