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失落文明守護人幸饒巴蘭卡: 嘉絨吉崗擦擦 寄望藏傳佛教泥塑工藝走向世界

時間:2019-06-21 17:15:00來源:大公網

嘉絨吉崗擦擦博物館(朱燁 攝

  大公網6月21日訊(記者朱燁 馬爾康報道)嘉絨吉崗,是坐落在馬爾康沙爾宗鎮米亞足村附近的一處山崗,非風景名勝之地,卻是目前發現種類最多、數量巨大的雍仲本教擦擦的殊勝之地。「我曾多次去到青藏高原,卻遺憾地發現本教擦擦特別少,」嘉絨吉崗擦擦博物館創始人幸饒巴蘭卡向記者表示,「這是一筆可觀的文明財富,若自此失落、消亡,將會非常可惜。」這也是幸饒巴蘭卡發起設立嘉絨吉崗擦擦博物館的初衷。 

  「擦擦」一詞來源於古象雄的方言,是藏語對象雄的音譯,意思是「復制」,指一種模制的佛像、佛經或佛塔。在博物館中,記者看到了不同時期形制各異的出土擦擦、制作模具,以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擦擦。 

目前發現的本教最大擦擦(朱燁 攝

  2016年3月,政府在吉崗對面為村民整修機耕道,施工的挖掘機無意中挖掘出大量「窖藏」擦擦。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並在多種擦擦中辨認出五個勇猛大字、法身佛心咒、母續心咒、身語意真言等本教藏文經咒。見證並保護了這批文物的幸饒巴蘭卡,后又數次攀越吉崗三側山體,陸續發現三處遺址,其中一處位於吉崗最高處的本教修行洞遺址(上吉崗白崖廟)。 

  從目前發現的擦擦實物上分析,其上印製的圖案精美、文字細膩、工藝精湛且數量巨大,這在藏區,甚至在全世界,都十分罕見。從精美的擦擦上推斷,制作這批擦擦的模具。有專家推測,部分擦擦甚至已有上千年歷史。

藏於嘉絨吉崗擦擦博物館的擦擦模具(朱燁 攝

  據悉,嘉絨吉崗曾是包括著名高僧幸囊丹和桑仁增、祈麥祖普師徒三人等持明大德加持過德重要聖地,迄今仍能見到具有上千年歷史的上、中、下三個禪房的遺跡,並保存有尊勝佛和眾多佛陀、菩薩天眾的古舊壁畫。幸饒巴蘭卡認為,吉崗擦擦的出土說明,象雄文明以各種形式在民間廣為流傳,一件小小的擦擦就是佛陀工巧明傳承的解讀,是青藏高原上象雄文明的活化石,也是象雄本教文化的遺產。 

  擦擦制作走向精緻化 或可加入彩繪元素 

  記者抵達吉崗時,當地村民們正捧着哈達,于烈日炎炎下等待着。滿頭白髮的老人們掬起幸福真誠的笑臉,手里轉起轉經筒,為遠道而來的客人們送上最炙熱的祝福。他們身上散發的,正是臧家人最朴實的善良。 

唱着「打擦擦」制作塔擦的當地老人們(朱燁 攝

  據介紹,制作擦擦對泥土的要求很高,而現今可制作擦擦的黏土越來越稀缺,常常要去很高海拔的山地尋找,有時翻山越嶺也不一定能碰到適合的土質。記者發現,現場制作擦擦的大多為白髮蒼蒼的老年人。對此,幸饒巴蘭卡也作出了解答稱,因制作擦擦也是積攢善業功德的一種方式,因此年輕人通常會將此機會讓給老年人。 

  隨着一首「打擦擦」的八字真言歌,當地老人們開始了擦擦制作。他們用木棍反覆敲打着黏土,直至其變得軟硬適中、便于揉捏,然後將其放入擦擦模具中用力按壓,若是制作佛塔,還需將黏土先捏成圓錐狀,再放入模具。最後將多余的黏土刮掉,通過輕輕敲打的方式將擦擦取出,並用刮刀式的工具將每個縫隙仔細抹平。 

嘉絨吉崗擦擦博物館創始人幸饒巴蘭卡(朱燁 攝

  幸饒巴蘭卡提倡,要做更加精緻的擦擦,不能再走以量取勝的路子。「即使在藏區,擦擦的制作也趨于粗糙化,有的上午做好,下午就塌了,」他希望,「以後所有的擦擦制作都能講求工藝精緻度。」他對記者稱,在不耽誤老百姓農耕采葯的季節,明年打算做更多交流活動,讓老百姓們一起做擦擦、交流技藝,並將擦擦精緻化的思想傳播到每一位制作者心中。 

  幸饒巴蘭卡笑着對記者表示,希望擦擦能更加精緻、更富有藝術性,甚至可以將彩繪融入擦擦制作中,希望有朝一日,擦擦可以走出國門,藏傳佛教的泥塑工藝能夠走向世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