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魯益思魔幻小說風行全球

時間:2018-06-17 03:15:27來源:大公網

  圖:魯益思是英國文藝界的多面手/網上圖片

  你如果是魔幻小說以至同類電影的支持者,又或是愛好閱讀神學及護教書籍的基督徒,又或是有志鑽研歐洲文學特別是中世紀文學的士子,一定認識魯益思(C S Lewis)。/塵 紓 文、圖

  魯益思是英國文藝界的多面手。他本攻文學,先後在牛津和劍橋兩所名校任教,寫過幾本影響深遠的文學論著以及多篇後來編集成書的文章。由於他篤信基督教而信仰歷程頗有起伏,在長期的信徒生活裏寫過十多本關於神學或護教學的書籍,而數量上反而多於文學論著。

  另一方面,魯益思雖然是用功極深的文學研究者,但自幼就具有無比想像力。為了發揮自己豐富的創意,他先後寫了幾本科幻小說及一系列魔幻小說,而在他身故後幾十年,電影公司把他部分作品拍成電影,使這位本已名揚四海而作品早已風行全球的作家,更加廣為人知。

  精通文學  尤專中世紀

  除了上述三大範疇,魯益思亦是詩人,散文家,文評家,電台廣播員等等,而單就已予刊行的書籍而論,就有三十多本。本文篇幅有限,只能簡介他的三大範疇,即文學論著及相關成就、基督教神學及護教學、包括魔幻和科幻小說在內的文藝創作。本文先介紹他的學術著作。

  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我開始研習連英國在內的歐洲中世紀文學時,第一批要閱讀的參考書,就包括魯益思的兩本巨著,即The Allegory of Love(一九三六年初刊)及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Excluding Drama(一九六四年),兩者尤以前者至為重要。

  乍看來,The Allegory of Love應該是論及愛的寓言;其實這本書主要研究中世紀以寓言形式寫成的愛情詩作,並就該等詩作逐一評論。全書長達三百五十多頁,分七章。當中第二章討論寓言(allegory)的特質;另以五章,即第三至七章分別剖析某些作家或詩作。不過,為了溯本尋源,他在第一章先行講解有助促成寓言體的「宮廷愛情」(courtly love)。

  望文生義,「宮廷愛情」當然發生於宮廷之內。不過,這種宮廷愛情斷不是我們憑常理可予推想的。首先,這種愛情絕非涉及郎未娶而妾未嫁的單身男女,而是關乎有婦之夫與有夫之婦的戀情。如果說得確切一些,所謂宮廷愛情,實質是已婚男女的奸情。不過,有趣的是,此等愛情不一定涉及肉體的情慾,反而較多講求心靈相愛。其次,這種宮廷愛情的要訣,是男性貴族亦即求愛者可以憑藉詩歌或情書公開示愛,而毋須羞愧掩藏,但條件是他不准透露對方的名字,連些許線索也不可泄露。

  「宮廷愛情」特色在守秘

  大家或許提問,在這個秘而不宣的情況下,女方豈不是可以擁有不止一名的愛慕者?答案是:當然有可能,而個中的真相,只有女方自己才知道。其實,男方難保也有多於一位的對象。天曉得他所發表的情詩情信是送給誰?在這個恍似猜啞謎的愛情把戲裏,男方與女方的關係好比藩屬和君主。居下者必須臣服在上者,既要謙遜恭謹,又要言聽計從;上者縱使無理申斥,在下者也須默然接受。一言蔽之,追求者就是女方所「擁有」的男人。中世紀的貴族,居然陶醉在這種與浪漫時代相去千里的所謂愛情裏,倒反映了那個時代宮廷裏的所有人除了吃喝玩樂,果真無聊得很。

  然則,這種「宮廷愛情」與The Allegory of Love一書內所探究的寓言,又有什麼關係?扼要而言,這種愛情所涉及的感覺和情緒,須透過寓言表述。

  魯益思的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Excluding Drama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初刊於一九六四年。全書厚達五百多頁,除引言外,共分三章,依次為「中世紀後期」、「單調乏味時期」及「黃金時期」。書內詳述英國文學在十六世紀初期失卻了中世紀文學的韻味,不論詩歌散文,都變得平淡無彩。幸而在十六世紀末葉,英國文學在悉尼、史賓沙、莎士比亞的推動下,重新出現朝氣。不過,必須承認,這類以時代為綱,人物為領的重量級斷代文學史,縱使是英文系學生,也不一定感興趣。

  六十年代初、中期,亦即魯益思離世前後的幾年間,有幾本文學論著先後出版,當中包括六一年初刊的An Experiment in Criticism、六二年編訂而於離世後翌年即六四年刊行的The Discarded Image: An Introduction to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Literature,以及六六年由其秘書整理遺稿後並於推出時代寫序言的Studies i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Literature。此三書全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印行。

  至於The Discarded Image: An Introduction to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Literature,全書共收八篇長短不一的文章,但都是關乎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背景文化知識,例如中世紀的天堂觀及世界觀以至宇宙的組成及運作,以及地上的動物和人、人所兼具的理性靈魂和人性靈魂,進而談及人與軀體的關係。此書其實是作者在牛津講學期間用上不止一次的講稿。書內的八篇文章(講題),雖然並非環環緊扣,但處處表達同一信息:透過各篇文章所敘述的資料,作者要撥亂反正,澄清真正的中世紀,絕不是後世所理解,封閉而黑暗;反之,中世紀具備一個兼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學說以及俗世和基督教信仰的體系模式。為此,他把書名定為The Discarded Image,意指「遭摒棄的形象」。

  一如上述,Studies i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Literature是魯益思離世後由其得力秘書Walter Hooper將散於各處的文章編集而成。全書共有十四篇短文,包括三篇探討但丁在《神曲》所用的意象和明喻(simile)技巧的文章,以及四篇分論史賓沙其人其作(包括《仙后》和其他詩作)的文章。此外,書內另有一篇題為Imagination and Thought in the Middle Ages的文章。表面看來,這篇文章應該收入前述的The Discarded Image,蓋因題目明顯涉及中世紀。豈不知此文原來是在一九五六年為劍橋大學動物學實驗室內一班科學家舉行講座時的一系列演辭,為了迎合這群科學家的脾胃,魯益思抽起關乎文學的素材,轉談中世紀人所理解到的那種既簡單又清晰的宇宙觀。由此可見,魯益思的講座,是以客為本,絕非依樣葫蘆。

  相對於暢順平坦的學術道路,魯益思的信仰道路可謂起伏不定。童年時,他在基督教家庭成長,可是他在少年時代開始對信仰動搖,轉而醉心於古希臘及北歐神話和魔幻傳說, 並且在十五歲時宣稱自己是無神論者。他由「有神」轉為「無神」,因為他惱恨神為什麼不存在。此外,一六年他應召入伍,在歐洲戰場親睹殘酷的戰爭、醜惡的人性和朋友的陣亡,而最滑稽者,是他在戰場上竟然被英軍的炮彈打傷,最後送回後方休養。他自此益發走向無神論。

  為護教大量着書立說

  不過,經過十多二十年的捨離,他終於在一九三一年重歸宗教。在往後信仰及護教的道路上,他寫了十多本書,包括回歸宗教的見證,而當中影響深遠的,計有:Surprised By Joy , The Great Divorce, Mere Christianity, The Problem of Pain, The Four Loves, Miracles。

  儘管上述的Surprised By Joy以The Shape of My Early Life作為副題,但本質上此書是交代作者從無神論轉回基督教。他在書內敘明,此書不可與聖奧古斯丁或羅梭的《懺悔錄》比擬。另一方面,他在The Great Divorce提到善與惡之分。作者透過從地獄坐巴士上天堂的寓言,讓人思索如何離惡遷善(Divorce)。如果你是基督徒,面對着魯益思的多本宗教書,相信你最想看的,是The Problem of Pain。無他,大家都會提問:「如果神真的存在而他又是全能,為什麼會容許他的受造物經歷痛楚甚至遭受苦難」,並為此渴求一個具有說服力的答案。不過,魯益思在書內只不過重申傳統教義而已,包括神的全能和善行、人的邪惡和墮落、痛楚和苦難源於人的邪惡、地獄和天堂的觀念。

  Tolkien鼓勵下寫魔幻小說

  上述幾本宗教書,銷路極廣。不過,若論銷售量,他的宗教書還遜於小說創作。嚴格來說,他的小說可細分為魔幻小說和科幻小說。前者是指他一套七冊的The Chronicles of Narnia(一般譯作《納尼亞傳奇》);後者則是Space Trilogy(《太空三部曲》)。

  魯益思在摯友亦即上古文學權威及著名魔幻小說家JRR Tolkien鼓勵下,開展魔幻小說的創作。由一九五零年第一本出版的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一般譯作《獅子女巫魔衣櫥》),至五六年第七本出版的The Last Battle,這套小說續印不斷,總銷量超過一億。Narnia是作家虛構的地方,該處所住的都是具有人性的動物。可惜過去百年該處被一名女巫管治欺壓。本來該處並非世上的凡人可至,但Peter,Susan,Edmund,Lucy四兄妹居然可以從家裏的神奇衣櫥通到該處。他們走進該地後,認識了英勇無匹的雄獅Aslan以及叫人懼怕的女巫。最後,憑藉Aslan的神勇力量,四兄妹消滅女巫,並登基為王。

  以上是七本小說中第一本印行的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裏的的故事。之後幾本,當然各有延伸。《獅子女巫魔衣櫥》情節簡單,但具有清晰可辨的寓言體:女巫顯然是撒旦或邪惡的化身,四兄妹是善良的標記,而當中的Peter(彼得),可視之為聖經裏的彼得磐石。獅子是「創造納尼亞及其內的所有的動物,而力量猶勝女巫。」獅子後來從死裏復活,戰勝邪惡,他的基督形象,更明確可知。

  《納尼亞傳奇》拍成電影

  隨着動畫技術迅速發展,《納尼亞傳奇》內的小說,已經陸續拍成電影。由十多年前上演的《獅子女巫魔衣櫥》至正擬籌拍的The Silver Chair,已經是第四部。不過,至於將魯益思科幻小說《太空三部曲》拍成電影,則似乎未有聽聞。這套三部曲其實是四十年代創作,早於《納尼亞傳奇》。靈感當然來自英國作家H G Wells 的The Time Machine(《時光機》),魯益思在小說裏講述主角Ransom被迫飛往其他星球後的遭遇。但從銷量來說,《太空三部曲》遠遜《納尼亞傳奇》。

  魯益思除了上述三大範疇,還有不少其他類別的著作,可惜此文限於篇幅,再難繼續介紹。

  總之,無論你醉心文學論著,愛好神學及護教學,抑或喜歡魔幻小說,魯益思肯定在你生命裏佔一席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