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谷口治郎:不僅僅是漫畫\管樂

時間:2018-06-08 03:16:07來源:大公網

  台灣衛城最近出版的由漫畫家谷口治郎和作家關川夏央合著的《「少爺」的時代》合共五卷本,被本地書店擺在顯著的位置。四月在東京曾見到日文原版,語言的緣故,未收入囊中,眼下,得償所願。

  知道谷口治郎,源於幾年前那部大熱的改編自谷口同名漫畫的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事實上,《「少爺」的時代》系列才是真正令他登上事業巔峰的作品,在一九九八年獲得第二屆手塚治蟲文化獎漫畫大獎(首屆得主是藤子.F.不二雄的《多啦A夢》)。

  谷口與關川自一九八六年開始在期刊上推出連載系列,直至一九九七年完成最後的第五集。首卷《「少爺」的時代》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初的明治時代,講述作家夏目漱石從英國留學歸國,剛剛發表出道作品《我是貓》,正在構思小說《少爺》的創作。

  在我原有的認知中,漫畫多是以簡單的符號式的動作、表情來表達較為單一的喜怒哀樂,然而谷口治郎卻以卓著的畫功,將關川的想法通過細緻的形象刻畫和社會風貌再現加以實現。在他筆下,既有角色真實豐富的表情,又有人物細膩的內心獨白,還有當時社會的穿衣風格,以及街道、宅院、車站等公共場所的寫實描繪。這些看似日常內容的漫畫,帶出的卻是夏目漱石等日本知識分子在面對西方文化衝擊下飽受的精神困擾—抑鬱、憂傷、落寞—情緒雖沒有直接表達,但卻像水滲入海綿,輕易令讀者感同身受。

  出版社編輯出身的關川在創作這套系列時無疑是有野心的,他在《我們如何創作〈「少爺」的時代〉一書》中道出動機:在近代日本的轉折點,「試着刻畫出國家和個人所追求的目的急速地背道而馳,以及那些在苦惱中依舊毅然不屈的明治人物」。也正是這個傳統與現代更替的特定歷史環境,讓谷口東西合璧的畫風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掩上書卷,我在想,若二人將目光投向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有可能創作出有關魯迅等知識分子的「彷徨的時代」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