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邊上的新新飯店,開業於民國初年,雖然至今只有三顆星,不少喜歡那裏的人卻認為,它勝似五星,超越五星。新新飯店很像香港的半島酒店,世界各國的文人墨客、政商要人,懂它的人,都慕名而去。去住宿、聽故事、坐書房、祭拜關公、感受民國風、欣賞古建築。飯店別具一格,是文物旅館的活化石。
進入飯店大廳,最先看見的是一個鏡框,以及站在鏡框旁的一位男子。鏡框上寫着「陳伯講故事」,配有一張男子的照片,男子頭戴禮帽,手持摺扇,身穿民國長衫。站在旁邊的,則是活脫脫的,與照片裏同模、同樣、同裝束的男士。那一虛一實的場景,看起來覺得好玩。
我過去問鏡框外的人:「是您講故事嗎?您就是陳伯?」「是的,我叫陳燕鳴。」「講什麼故事?」「就講新新飯店的故事。」陳伯一邊說一邊把禮帽摘下置於胸前,微微鞠躬,面帶微笑,一幅民國人的範兒。這場景迎合了外子的興趣,我們便請陳伯講故事。陳先生是新新飯店的老員工,公關部主任。
「參觀飯店之前,請先聽一段簡介。」陳先生以此為引子:「上個世紀初,寧波商人何葆齡為尋得一個兼度假、養身、休閒為一體的地方,把目標落在上海的後花園杭州。他選西子湖畔購地建房,請法國設計師設計,建成三幢中西結合的樓房,成為何家在杭州的會所,取名『何莊』。」
「何莊建成初期,主人遠離杭州,樓房空置。辛亥革命以後,西湖周圍有旅館需求,何家在同鄉董錫庚的勸說下,應對商機,改何莊為西湖邊上的第一家旅館。『新新』二字來自四書五經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恰逢當時提倡新科學,新文化,新氣象,飯店便以『新新飯店』命名,那是一九一三年。開業初期,飯店主要接待做洋貨的生意人,房價每天九至十個大洋。」
「所以,這裏原本不是專為旅館而建?」我插問。「沒錯。老闆很會待人接物,加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開業不久就賓客盈門,一床難求,以至要借用鄰里的房子,為客人安床搭鋪,甚至在後院建樓,供住店之需。」
陳伯繼續講故事:「在一幫客官和親友的支持下,飯店再次購地,擴建樓房。一九二二年,由上海著名設計師和建造商,打造出一座新的豪華旅館。飯店採用古羅馬建築風格,五層樓,加一層地下室。在頂層,建有左右對稱的兩座紅色圓頂西洋亭子。開業註冊資本為九千大洋。」
「一時間,新新飯店成為杭州最時髦的建築、也成為舊中國最豪華的旅館之一。為滿足客人所需,飯店自備包車、轎子、遊船、西餐廳、書樓間、彈子房、舞廳、廟宇、酒窖等。住客可在西湖乘船遊玩。『住新新,遊西湖,吃樓外樓』,是當時有錢人的享樂追求。」
說到這裏,陳伯換了一種語氣:「一九四九年以後,新新飯店曾經是市級文物單位、省級文物單位、浙江省委招待所。」
跟隨陳伯,我們沿何莊、董莊、孤雲草舍、西子樓、秋水山莊慢慢看,細細聽。新新飯店依山傍湖,中西合璧,時尚而典雅,新異而老字號。它背靠保俶山,直面西子湖,東有許仙與白娘子相遇的斷橋,前面是白堤和西鄰岳廟,外面乘巴士可直達靈隱寺。
新新飯店盡顯民國時期的優雅、老時光、慢生活,三步一個古董,五步一件文物,名人舊居可見,墨客詩畫尚存,地下酒窖猶在。新新飯店的故事還在繼續,下周三接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