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話劇《哈達鋪的燈光》 獲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

時間:2025-09-29 05:02:08來源:大公报

  圖:話劇《哈達鋪的燈光》獲評第十九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

  第十九屆中國戲劇節日前在杭州舉行。由甘肅省話劇院創排的紅色主題話劇《哈達鋪的燈光》以震撼人心的藝術呈現獲評「優秀劇目」。\大公報記者 郭濤甘肅報道

  第十九屆中國戲劇節於9月5日至25日舉行,由中國文聯、中國劇協主辦,浙江省委宣傳部、杭州市政府承辦。

  話劇《哈達鋪的燈光》以1935年紅軍長征途經甘肅哈達鋪的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中央紅軍在艱苦卓絕的長征途中突破天險臘子口到達哈達鋪鎮,人數銳減至不足八千人,且仍被重重包圍,主要領導人之一周恩來又身染疾病。哈達鋪淳樸的鄉親們用他們的真情溫暖着一路上飽經風霜的每一位紅軍戰士,充裕的物資給紅軍提供了給養,紅軍得以在這裏休憩和整編,周恩來的病情在這裏也得以治癒。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在「郵政代辦所」得到一張《大公報》,得知陝北還存在着一塊紅色革命根據地,從而提出向陝甘革命根據地前進,使哈達鋪成為紅軍長征命運重要轉折點。

  重現軍民深情

  話劇《哈達鋪的燈光》通過「序—八場—尾聲」的結構,以時空交織的敘事手法,串聯起紅軍在哈達鋪的休整與決策過程。劇中,一盞搖晃的馬燈成為貫穿全劇的核心意象,它象徵着革命火種的傳承不息,從百姓打消疑慮傾囊相助全力擁護的熱情,到郵政代辦所裏毛澤東展開《大公報》時的凝神屏息;從傷病員在農家炕頭療傷的細節,到戰士們臨別時與鄉親們依依惜別的場景……全劇以微觀視角切入宏大歷史,用細膩的人物刻畫與戲劇衝突,將「信仰」「犧牲」「傳承」的主題熔鑄於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中,兼具歷史縱深感與戲劇張力。

  該劇的編劇李維平告訴記者:「反映哈達鋪這段歷史的文藝作品,尤其是話劇可以說幾乎沒有。」這部話劇的推出,填補了長征題材中哈達鋪細節的空白。它不僅是對歷史的再現,更是對紅軍精神的傳承。通過舞台藝術,讓觀眾深刻感受哈達鋪在長征中的重要意義。李維平表示,2025年恰逢紅一方面軍抵達哈達鋪9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該劇成功演出並獲得殊榮,恰似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接力。

  敘事結構緊湊

  在專家評論會上,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認為,劇中「燈光」這一多層次象徵意象的運用極具美學意味與詩意風格。原空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編導室主任王儉表示,該劇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運用現代戲劇語彙重構歷史現場,讓紅色題材話劇更具感染力和觀賞性。國家京劇院原院長、藝術總監,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宋官林表示,該劇對深情回望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凝思體味領袖與士兵、紅軍與百姓的魚水深情,以及甘肅省話劇院在西北話劇版圖的強勢崛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長黎繼德表示,該劇在時空轉換方面的處理,讓戲劇的敘事結構更加緊湊,為劇情呈現提供了極具美學意義的畫面和形式感。

  據介紹,10月18、19日,該劇還將亮相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代表甘肅省參加第十八屆文華獎終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