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福建畫家黃羨追求「遺貌取神」境界

時間:2021-05-17 04:23:22來源:大公報

  圖:黃羨的創作狀態。\陳榕梅攝

  不打底稿,意在筆先,緊要處率先着色,將乾時以墨破色,眉目傳情細入秋毫,形神兼備躍然紙上。這種以墨破色勾勒臉部的技法,為畫家黃羨所慣用。「運用得好,會顯得更滋潤、更自然,當然難度也更大。」他說。

  耳濡目染 根基扎實

  古稀之年的黃羨是福建仙遊人,美術教育家黃羲之子。黃羲曾應潘天壽之邀在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任教16年。黃羨五六歲即觀父作畫,耳濡目染,打下扎實筆墨功底。在物質匱乏年代,他在白漆木板上畫畫臨摹;上學後,他在課本空白處和練習簿上畫古裝人物。

  「初中時的班主任是美術老師,學油畫的。」黃羨回憶道,「我跟他學畫各種宣傳畫,也學了不少東西。」

  1977年,黃羨如願以償,進入父親曾任教的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學習。他廢寢忘食,聆聽李震堅、方增先、吳山明等名師教誨,揣摩他們的筆墨。通過系統、科學的學習,他的繪畫技法愈發純熟。

  大學畢業後,黃羨分配到福建博物院工作。在這裏,他有機會接觸到許多珍稀的書畫真跡,得以鑽研其中的筆力運道、水墨暈染。

  他用簡潔的線條描摹人物的骨相、動作,在堅持傳統筆墨技法的同時追求「遺貌取神」的境界。「採菊東籬下」的恬淡、「絕代有佳人」的哀怨、「一樽還酹江月」的豪放、「天涯也有江南信」的欣喜,竹林七賢的放浪形骸、漂母飯信的情深義重、蘇武牧羊的忠貞不屈……在他的筆下具象起來。

  退休多年 潑墨不止

  黃羨還努力創作現代人物畫:《高原茶香》中的藏族少女、《瀘沽湖畔》中喁喁私語的摩梭母女、《瀾滄江畔》秀美的傣族少女……

  正如著名美術評論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薛永年對黃羨畫作的評價:「寫實而不繁,重在傳神;潑墨而不怪,妙在情韻。」

  黃羨曾赴新加坡辦個人畫展,其後多次辦展、出版畫集。作為黃羲博物館館長,編輯出版了包括黃羲精心繪製的人物十八描範本在內的黃羲畫集、畫論等。近年來,他還多次舉辦黃羲、黃羨聯名畫展,展出父子二人在傳統人物畫領域的成果。

  退休多年,黃羨依然每天揮毫潑墨不止。「水墨人物畫既古老又新生,仍需與時俱進,探索融合揚棄之路。」他說。

(新華社記者巫奕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